此时汪填海的眼中,袁世凯是解决南北对峙的不二人选。 以至于革命党办的《民立报》都批评他:即如汪填海,亦鼓吹革命有年,乃党人之有学识者……竟感虏廷不杀之恩,而为彼**说法乎? 尽管此后汪填海备受重视,成为国党要员,甚至在国党内部的政治地位还在常凯申之上。 但是,做事细致的日本人抽丝剥茧,早就发现了端倪。 日本方面重点研究了汪填海在这一段时间的行为变化,一度为其在短时间内巨大的性格变化而感到费解。 从康慨赴死到瞻前顾后,汪填海在出狱前后判若两人。彷佛在一夜之间,汪填海彷若变了一个人。 北岛便是日本国内研究汪填海的专家,这也是此人能够参与到帝国和汪氏之间的联系之事的重要原因。 对于汪填海的这个变化,北岛有他的见解—— 汪填海迅速的完成了由革命青年到政治家的脱胎换骨的变化。 “不过,这个人缺乏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的一个重要的品质。”北岛轻笑一声,“坚毅的意志。” 他和三本次郎碰杯,“这也正是帝国选择此人的原因。” “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叫死要面子活受罪。”三本次郎揶揄说道。 …… 汪填海死要面子不肯乘坐北光丸号,最后搭乘小货轮在海上又吓得向日方求援,狼狈爬上了北光丸号。 此事已经在日方高层以及知情人中沦为了笑柄,或者说,这便是三本次郎这样的日方中层官员都如此轻视堂堂国府二号领袖的一个原因。 甚至有人用‘自欺欺人又胆小的汪’这样的羞辱性的词语来形容汪填海。 胆小? 贪生怕死? 恩?! 三本次郎心中一动,他彷佛想到了什么。 “三本君可是有事?”北岛见状,不禁问道。 “确实是刚刚想到了一件颇为要紧之事。”三本次郎起身说道,“暂且失陪片刻。” 三本次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拿起了‘翘嘴’的那份口供,又看了宫崎健太郎的那份涂蜡的纸张,然后赫然发现,这张纸上所有的文字都汇聚成了一句话: 怕死! 可谓满篇都是‘怕死’二字! 他终于明白了。 宫崎这个怕死的家伙所说的不适合来特高课,实则是被昨日的刺杀吓到了。 或者说,宫崎健太郎怀疑刺杀并非是中统所为,然后这个猜测又说明这次刺杀的扑朔迷离。 对于贪生怕死的宫崎健太郎来说,这种未知的危险显然是最令他害怕的。 更进一步说,对于宫崎健太郎来说,他认为什么地方最安全? 一个是法租界,确切的说是法租界中央区,那里是‘小程总’的地盘。 一个是特高课,这指的是特高课的驻地,而并非从法租界来特高课的路上。 以三本次郎的专业眼光来看,从法租界中央区到虹口区的沿途,至少有两到三个伏击点可供他选择。 三本次郎看了一眼窗外的风雨。 这种风大雨大的夜晚,更是伏击刺杀的天然掩护。 “巴格鸭落!”三本次郎气的骂人,他此前还冥思苦想,猜测宫崎那个家伙说的不适合来特高课的原因,想不到真正的原因竟是这个家伙贪生怕死! 三本次郎沉思片刻,拿起电话,“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