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梧,这一路是好是坏他都认,就凭她是青梧,是战神,是救他三次的人,自己就会义不容辞,更何况,他也想搞清楚自己身上的谜团。 “跟上吧”她淡淡开口,好似有一声叹气溜走,又好似从来没有过。 段清风赶忙跟上,他高于青梧,站在身后走着,将青梧保护的很好,时不时见飘逸的裙摆,却不见佳人影。 ———————————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① 丹穴山下,曾经无人驻足之地,如今已然建立起许多村落,山脚之下,来来往往商贩不断停留。 秋凰最是喜欢清净,不爱出世,极其爱惜自己的家,丹穴山上的金银珠宝都是她极为爱惜的,此刻却被人随意劫取,不断踩踏,若是她醒来,该是多么心疼。 青梧立在原地,此刻愧疚爬上心头。 是她的错,当时不管不顾不与秋凰商量,私自将她封印,还忘记给丹穴山加封,变成现在这样,她的过错居多。 青梧的愧疚未曾显现,众人只见一绝色佳人滞留原地,身旁立着一翩翩公子不知所措,二人如画,窃窃私语接踵而来。 不知是不是思念故人亲切,她穿的是秋凰最喜欢的黄白游,外衫是绛红鎏金的。鼎内莲花出,如尘发绛红。② 她把晨阳穿在了身上,却还是压不住绝色。 段清风换了衣裳,挽了发冠,不过骄阳好,矜贵的像是从世家走出的公子,而非是自幼颠沛,被人污蔑造谣的那个段清风。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③ “您...哭了?”段清风有些不知所措,慌忙从衣袖里掏出一张干净的手帕,笨拙的想要为她擦拭,却想起自己与青梧的身份差别,无从下手。 青梧听到问话,转头,一滴泪刚好滴落,砸在白皙的手背,也砸落在某人心里。 他不自在的咳嗽一声,随后转头。羞红却慢慢爬上了耳尖。 青梧微怔,这是眼泪?抬手擦了擦,有些用力,在娇嫩的脸上留下一道红痕。 她好像从未哭过,不对,是哭过的,只是时间太久,太久,久到她都忘记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为谁而流。 她没说话,脑海中的回忆不清晰,看不清那人脸庞和表情。 等段清风转头,她已然抬腿往前走了。 “小娘子可需要这簪花?刚从丹穴山上摘的呢,有凤凰保佑的。” 青梧止步,看向那花不知道在想什么,有些涩口:“你们每日,都上山摘花吗?” 那妇人以为青梧怀疑花的新鲜,哆哆嗦嗦的解释着:“这花啊保鲜,都是老身每日寅时便起身上山采的,很干净的。” 青梧没有说话,身后的段清风向前,跟老妇人交谈。 “奶奶,您这些花啊,我们全要了。”随机从钱袋子里拿出好几个交子,想着帮她早日收摊。 老妇人有片刻呆愣,随后摆摆手只拿了一个,眼眶湿润。“这一个啊都多了,这些花不值钱的,奴给你找找,找找钱,不能多收你们的。” 看着老妇人的样子,青梧突然明白了一些,众生皆有众生难,而众生皆难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穷困。 城中之人一顿饭也许便是山内人一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