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4 章(2 / 3)

就再没有别的一点优点了?”韩丽军看着纸上明显失衡的两端,这就是穷山恶水之地,瞧着并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样子。

二丫绞尽脑汁的想六队有什么招人稀罕的地方。

“我们那家家都有李子树,可好吃了,还有山里红,有几棵可大的树。

从夏天到秋天都有果子,婆婆头、黑天天儿、地果(小草莓),甸果(蓝莓)、沙果、野葡萄,种类可是不少,量也不少。

从入夏开始,就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时候,还有榛子、核桃、山野菜、蘑菇也多,我们六队其实就是半山腰上,只要山上有的我们都多。”

二丫数了数还真不少,六队也不是没东西的。

韩丽军把这些一样样的都记下来,相对于改变一个生产队的生活状态来说,山上这些出产并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尤其是秋季作为采摘季和秋收在时间上是冲突的,山货一定是被放弃的一方。

韩丽军拿着那张两方悬殊的纸,让二丫先回去,他得考虑一下。

二丫回去也没闲着,她从这张纸上找到了灵感,她可以把学到的东西都这样一条条的归纳整理出来,不但不会落下知识点,还能进行对比。

不整理还不知道,二丫在很多地方都有缺失的地方。

二丫忙碌起来,忙着把她表格里缺失的部分补全,不是跟在吴白青身后问各种问题,就是在后勤养猪场和兵哥们讨论怎么给各阶段的猪调最合适的饲料。

韩丽军也很忙,本来他也没对二丫提出的要求那么上心,可是研究着研究着,便觉着,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一个小小生产队涉及的东西极多,经济、政治、数学、统计等等,方方面面,韩丽军对这个挑战越来越感兴趣。

中间还穿插着刁云带来的一些数学或是物理问题,韩丽军成了家里最忙的那个。

整个十一月十二月,二丫都过的很充实,她整理的小表格已经升级了不知道多少版,连吴白青都说二丫整理的好,还抄去了一份,这样整理,要点明确,条例明确,易查找,吴白青拿去想在医院里推广一下。

韩丽军为了完善自己对六队的分析报告,还去了安市的农科院学习了半个多月,填补了这一块的知识空白,当然短时间内不可能学习到什么特别专业的知识,只能做初步的了解,就这一点点也足以震惊到他。

六九年的元旦过的很有意义,十一国庆节的变相相亲虽有波折可结果是好的,不管是内部发展还是外部介绍,打报告要年初结婚的就有六对新人。

经领导决定,要给这六对新人举办一场集体婚礼,婚礼所需一切都有部队出。

当然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什么复杂的仪式或是婚宴,不过是些糖块水果茶水,领导致辞,战友庆贺,若是新人能唱上几首红歌气氛就更好了,既不铺张也不浪费。

在二丫看来,这婚结的还不如他们乡下热闹,尤其是在这部队里,宣誓的时候严肃的很,二丫都觉着有些吓人,看着他们结婚,二丫更是觉着自己决定回老家是对的,军嫂真不是谁都能当的,一辈子就结这一次婚,想热闹热闹都不成。

进了一月份,二丫恨不能一天当成两天过,直接跳到二月去,最好是立马坐上回老家的火车。

一月中旬,韩丽军下乡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就是郑家镇三通村第六生产小队。

韩丽珍有点诧异,想要治疗的更方便,安置在郑家镇不是更好么。

二丫说是她去找了韩长居,说韩丽军有能力支援农村建设,能给六队的村民带来新生活,请求他给六队一个机会。

当然韩丽军对这个请求也是同意的。

自从韩丽军手受伤之后,虽然人没有消沉,可每天都捧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