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货物。
车上下来一人小心翼翼的靠近货物,见那些狗没动,才大着胆子上前检查货物质量,手中手电筒光线的不稳定,还是暴露了他的害怕。
虽然害怕可检查的却是仔细,每个袋子都开袋检查,还用力的往下掏了掏,榛子之类的东西还咬开吃了几颗才回身做了个合格的手势。
二丫远远看着,赶紧打了个短短的呼哨,七八条大狗都站了起来,从里面出来一条身量比其他狗都要小的花狗,那狗的脖子上挂着个小篮子。
小狗走到那人面前,叫了几声,甚至还抬起头,让那人看清脖子上带盖子的篮子,一下子,那人就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那人回车上拿提前准备好的钱票,同车上的司机说道:“这几条狗成精了。”
回身便把那一个小布包放到小篮子里,顺手还把盖子盖了个严实,便退了回去,那人见小狗不动,拍了下脑袋,从后车斗里搬下两口大铁锅放到草丛里,才又站回车头那处。
二丫见此又打了一个呼哨,把小花狗叫了回去,刘建国几人快速的分工数了遍钱,数目对了便对二丫点头。
二丫打了个长长的呼哨,守在山货堆边上的狗就速度极快的消失在那些外地人的面前。
待几条狗不见了好几分钟后,车上才又下来两个人,三个人用最快的速度把地上的麻袋装上了车,然后飞快的开车离开这里,想来今晚的经历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也算是特殊那一拨的。
待那些人离开有十分钟之后,刘家众人才出现,抬上铁锅,也快速的离开了。
刘建军带着几个人去火车站找地方休息,等天亮去珲市送菜,刘建国带着剩下的人和新到手的两口铁锅回六队。
这事当然是瞒不了米袋子的,平账还得靠米袋子呢,这两口锅也不能现在拿出来,当然最后背这两口锅的还是得郑晓露,在五天之后,郑晓露把山货的款子打过来之后,这两口锅才得以见天日。
这一折腾下来之后,已经过了十天,离交果酱货的日期已经很近,宋巧看着这两口大锅差点没哭出来,这几天一小锅一小锅的熬酱,快要把她给逼疯了,这两口锅算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了。
在又给安市那边送了两回山货后,就已经到九月末了。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刘建国托酱厂老吕拉了半车东西回来,当然老吕又拉了一车的西瓜回去,这算是六队最后一批西瓜,这车西瓜是好几个单位分的,电厂和矿机办在知道六队有西瓜后,都派车来拉过,可以说今年六队的西瓜给六队出了大力了。
弄回来的东西挺多的,这些都是刘满囤通过各种关系倒腾来的,一些是用果酱同不同单位换来的,另一些是托人从旁的单位弄来的,刘满囤是个八面玲珑的人,把心思用在发展关系上,进展还是很快的。
他能从认识的一个人身上发展出好几条人脉关系,就像是电厂的牛老太和左大娘,他能哄着两个老太太不由自主的帮着他发展人脉,就算是知道刘满囤带着意图来的,可还是心甘情愿的帮忙,还没有一点反感,这就像是刘满囤的天赋技能一般。
刘建国组织人将东西堆在平时开大会的平坝上,队员或是用工分换,或是拿钱买,虽然有好些都是残次品,可在农村也都是难得的好东西,关键是都是工业品不用票,排好队的队员们都伸着脖子往那堆东西上瞧,算计着自己手里的钱能换多少东西,还生怕排在前面的人把自己中意的东西换走,一个个紧张的不行。
这一场别开生面的兑换大会,从中午一直到天全黑才结束,每家每户都捧着东西回家,这个中秋节虽然没有什么可口的吃食,可却过的特别有滋味。
中秋节过后,六队的秋收就来了,六队的秋收最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