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结婚的,还真的会如同白玉书说的那样,他孩子都满地跑了,俩人还不一定能结得了婚。
俩人当初仓促要结婚的确是有些缘由,被吴白青拦下来时,也都同时松了口气,冷静下来后也觉着是有些冲动了,便也顺着吴白青的意,先定了婚,可现在参加了几次婚礼,看着人家小两口亲亲蜜蜜的,又觉着,当初若是结了婚,应当也会不错,主要是,这一段时间接触下来,俩人感觉都不错,甚至已经生出了些情谊来。
唐欣楠从兔笼子的缝隙里看着韩丽军,觉着当初自己的决定很是正确,在京都都没遇到对的人,来到这个小山沟却是有这样的缘分,下乡这一场就没有错。
自打唐欣楠到了六队之后,家里的信就没停过,信里的内容从劝她回去参军,到威胁她断绝关系,唐家是一直都没正面对待过她反抗的决心。
唐欣楠不是不想参军而是不想当文艺女兵或是通信女兵,她想去一线,她从小就和家里的哥哥弟弟们一起训练,成绩从来都是排在前面,可到参军的时候,家里人又给他们分了男女,对未来的规划是完全不同的。
唐老爷子说她是个姑娘,唐家的男人就得为唐家的女人遮风挡雨,女人躲在唐家男人的羽翼之下就行,为出嫁的姑娘保驾护航。
唐欣楠爸妈说她是个姑娘,舞刀弄木仓的不合适,实战部队容易受伤不说,还随时有生命危险,现在唐家不是当年在战火中小村庄里朝不保夕的小家族了,唐欣楠蛮可以通过家里提供的平台找个处处出挑的男人嫁了,根本不用冒着风险去拼搏,以后的日子就差不了。
唐欣楠接受不了这样的安排,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在她耳边说,她得努力训练,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国家,像她的祖辈父辈一般,抛头颅洒热血,可在她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却告诉她,去唱唱歌跳跳舞,要不接接电话,找个男人嫁了,以后围着男人转,生几个孩子好好过日子就行,那她这些年付出的努力算什么,她这些年的期盼又算什么,如果只是让她嫁人生子,又为什么让她见识不一样的世界,当她马上能推开通往向往之路的大门时,一脚给她踹了回来,还把门给锁死了,那种感受对唐欣楠来说不亚于死了一回。
唐欣楠接受不了,自己去报名参军,可前一天交上去的报名表,第二天就被打了回来,还被家里人告知他们会把她安置在文工团,让她到了日子去就行,完全不在乎唐欣楠的抗议。
从小到大握木仓的手,踢木桩的腿,现在却去跳舞,唐欣楠受不了,唐欣楠立马就去报名下乡,她就算去当知青,去种地也不去文工团,既然她进不了梦想中的部队,那就远离,完全换另一种生活。
唐家人虽然在送子女去部队会动用手中的权利,可别的地方反而不会,就像是唐欣楠成了知青就不会轻易的把人弄回来,这样的把柄,不会轻易留给别人,却一直没有放下让唐欣楠回去的念头,一封封劝她的信就没停过。
唐欣楠也知道,家里人不会放弃让她回去,可她生怕家里人耐心用完了,直接把她调回京都,然后塞到部队里,到那时木已成舟,若是她再出来可就是逃兵了,她从小到大的教育不允许让她那么做,那她就只能委屈自己,那种日子她过不了,不想要。
所以唐欣楠想到了别的办法,那就是找个人结婚,最开始她选中的人选是白玉书,可她与白玉书不是一路人,和平的说几句话都难,更何况是做夫妻,不管真假,只要成了夫妻,就得日夜相对,俩人要真在一起那还不得天天打,日日吵,就算是假的,那样的日子也不是她想要的。
更何况白玉书本身就一堆问题在身上,他俩要是凑成一对,说不得白玉书的消息立马就会被京都的人发现,之后的事情不是她能掌控的,唐欣楠也不想把白玉书拉到那种境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