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袁依依身旁,而是选择站在龙椅高台之下的首位。 虽然他现在是袁依依的男人,但后者毕竟是血皇,该给予的尊重,必须几给予。 至少在世人面前,他是臣子。 而对于郑直站在首位,一众大臣都没有半点意见。 不说如今郑直是元帅,三军之首,就说他力挽狂澜,在帝国危亡之际挺身而出。 仅此,便可称尊! 尤其是郑直御阵斩半步天体,屠尊者如屠狗的一幕,更是另在场曾亲眼目睹之人,终身难忘。 当然,郑直没有跪,也是在场唯一不跪之人。 尊重归尊重,若他好歹也是堂堂七尺男儿,若给自己老婆跪下,那以后还怎么混? “众卿平身!” 袁依依微微摆手。 眼下可是火烧眉毛,她可没心情将精力拘泥于这些俗礼。 “众卿,眼下边关之局,可有良策?” 袁依依开口。 一开口,就直接开门见山。 如今边关的万里长城,虽然也被安排了二十万精锐,以及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 但毕竟不是老帅坐镇,也非袁洪涛那等威震三军的存在。 所以,不管是在场的众人,还是袁依依,都没什么信心。 毕竟,长生天域的大军,可是来打劫的,来势汹汹。 然而,面对袁依依的询问,场内一片沉默。 半响之后,一名佝偻的老者缓步走出,躬身道:“陛下,如今我帝国刚刚经历一场战争洗礼,人困马乏、百废待兴,迫切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如今长生天域来势汹汹,其势,不逊色于零潮以及叛军。”.. “因此,老臣建议……求和!” 求和二字一出,朝堂之上,顿时掀起一片哗然之声。 而袁依依的脸色,也在此刻阴沉了下来。 不过,她毕竟是一国之皇,深谙为皇之道,没有立刻表态或问责,而是强忍怒意,问道:“杨阁老意见,可有人赞同?” 杨阁老,原名杨东亭,两朝元老。 此人,在先皇袁世开在位之时,便跟随在侧,且先皇在世之时,便已是官居二品。 而这些年来,在他的诸多治理下,帝国的治理也颇为不错,是一位治世能臣。 袁依依继位之后,对于先皇旧臣,没有排挤,依旧重用。 杨东亭如今官职,已是当今内阁大学士,管居一品。 此职,虽无宰相之权,却有监督之责。 帝国上下所有奏报,在面呈血皇之前,都需先经过杨东亭阅览、建议、筛选,重要的大事,再交给宰相处理,最后宰相处理完之后,才能面呈血皇,是否需要做出修改。 如果说,宰相是血皇之下的第一人,那么杨东亭,便是宰相之下的第一人。 不止如此,杨东亭挂着两朝元老的身份。 许多建议,即便是帝国宰相泉天荡,也不得不听取。 由此可见,这杨东亭,权力之大。 说是位极人臣,并不夸张。 而就在血皇的询问之声落下,两排的官员之中,又是走出十几个官员,附和道:“臣等支持杨阁老之谏!” 但他们却没看到,随着他们的话落,袁依依的脸色,已是难看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