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用的手段,没有真的妄自尊大,真的把小汴京第一才子当成了人生的顶点。 只图享乐,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了。 赵庆成为了公认的小汴京第一才子,还是没有多少改变,每天老老实实的去贺先生廊院里读书,为明年的府试做准备。 贺先生坐在竹林旁,手里拿着白瓷棋子,落在棋枰上:“赵庆果然没有人贺某失望,反而是让贺某越来越欣赏他了,这副不骄不躁的样子颇有几分姚公年轻时的风范。” 姚公听了这话,笑骂了一句:“你这话说的也太过于明目张胆了,已经不做任何掩饰了,帮着你的弟子说好话,想让他拜在老夫的门墙下。” 姚公很快又点了点头:“你这话虽然有几分帮人说情的嫌疑,不过正像你所说的那般,赵庆不骄不躁的做派让人欣赏,老夫都开始认可赵庆的品行了。” 贺先生笑了,拿起一枚白瓷棋子没有落在棋枰上,又放回了棋盒:“等到你收下了赵庆就知道了,你有他这位弟子不光脸上有光,肚子里也很享受。他的娘子黄婉儿有着一手极为精湛的厨艺,不是贺某帮他说好话,京城里的各大酒楼都找不到一位胜过黄婉儿的名厨。” 姚公再次点头了:“看你的样子,就能看得出来,黄儿的厨艺应该不一般。” 贺先生愣了愣,一脸的困惑,这句看他的样子就能看得出来,怎么听着有些不对劲。 他招了招手,让一名泰州学派门生拿来了一面铜镜,放在面前看了看。 “哈哈。” 贺先生突然朗声大笑了一声,捋着胡须,脸上出现了满意的神情:“难怪你说通过贺某的面相,就能看出来黄婉儿的厨艺,这句话倒是在理。贺某由于喜欢喝酒吃不了几口菜,气色始终不好,自从吃了黄婉儿做的饭菜,如今变得面色红润,说不定又能多活十几年了。” 姚公不知为何,突然有些嘴馋了,想要尝一尝贺先生一直推崇备至的饭菜。 这句话要是换成其他人来说,还不至于让姚公心动,偏偏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贺先生。 贺先生当年在京城里,可是王公贵胄府邸里的常客,品尝过各地名厨做的饭菜,甚至就连宫里的御膳都吃过几回。 贺先生都在夸赞黄婉儿的厨艺,那就真的不一般了。 却又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厨艺讲究师承,从没听说过黄婉儿拜在哪位名厨的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