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寒门小郎君> 第322章 又是名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章 又是名句(2 / 2)

造局每年送到宫里的贡品,怎么会送到漕运御史的官邸。

赵庆没有多问,站起来拱手感谢:“多谢东翁,有了这十匹金花缎子,足够十年的幕银了。”

“哈哈。”

辛稼轩大笑了起来:“就算是我愿意留着你当十年的幕僚师爷,恐怕科举也不愿意,以你的本事,高中进士应该是不难。等到你成为了进士,还给本公子做个幕僚师爷,恐怕会引起官员的非议了。”

赵庆不当回事的说道:“不管是为谁效力,只要是能够给朝廷做一些实事,咱们俩始终都是一路人。”

辛稼轩说道:“本公子果然没有看错你,不愿意依附只知道搜刮银子的旧党官员,甘愿冒着从此不能在朝廷里做官的风险,跟着陕王的新党为老百姓做些实事。”

谁也不知道太子究竟会不会病逝,只要比永熙皇帝玩死一天,皇位就不可能是由陕王来继承。

赵庆跟在陕王的身边,确实正像辛稼轩所说的那般,有着前途未卜的风险。

赵庆却没有在意,以他的眼光,跟着陕王肯定没错。

经过与陕王的接触,让赵庆想起了一个人。

燕王朱棣。

陕王之所以叫做陕王,那是因为陕王的封地在西北边关,对于大雍王朝一支精锐兵军安西军有着深厚影响。

永熙皇帝为了降低八柱国和河朔三镇对于军权的掌控,安排自己的儿子在边军担任了兵马大元帅,其他的儿子不成器,只要陕王一个人渗透了安西军,安插了很多忠于他的武官。

赵庆通过贺双卿的讲解,纠正了贺双卿说词里的一个错误,与其说是渗透,不如说是陕王身上强烈的明君气质,折服了安西军里很多的武官。

陕王有兵权在手,太孙继承了皇位又能如何,还不得心甘情愿的禅让。

赵庆当作自己没有看穿这一点,一本正经的说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好!”

这一句诗词可谓是直冲辛稼轩的心底,说出了他这些年最大的志向和抱负,又是一句难得的千古名句。

辛稼轩激动的站了起来,由于过度的激动,头皮都有些发麻了:“好一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先生不愧是先后作出两首千古名篇的大才,这句诗词简直是说出了我辈的心意,今天不要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