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话说,那夜恰好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月亮隐于云幕之后,远方的天际送来冷峭的寒风。」 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懂行的人,仅看梦乐的几个动作,仅听梦乐的几句说话的腔调,就知晓梦乐的说书水平有多么地高超。 这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语气;这抑扬顿挫的腔调,令人听着甚是舒服。 台下的听众们都直勾勾地看着台上的梦乐,认真地听着梦乐讲述「「仁王」橘青登勇救蕃书调所」的故事。 「讨夷组的暴徒们,真是一帮无血无泪的畜生。」 「蕃书调所内的役人们,不过都只是一帮手无寸铁的学者。」 「讨夷组的畜生们竟能恨得下心、下得去手来残杀这些无辜之人。」 「在这帮畜生的屠杀之下,蕃书调所血流成河,如尸山血海的修罗道场。」 「幸而忽有一人,英姿飒飒,一马当先!仅领着寥寥4名部下,直冲已将蕃书调所团团包围的敌阵!」 「若问这是何人?正是北番所定町回的同心,身长六尺,气宇轩昂,威风凛凛,源橘青登盛晴是也!」 啪! 梦乐又用力拍了下惊堂木。 在梦乐精彩的说书演出之下,台下的诸位听众直觉得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正身处蕃书调所遇袭的那一夜、身处那片激烈的战场之中。 「说起来,这橘青登原先只不过是北番所的一介无名之辈。」 「每日都湖里湖涂、昏头昏脑的,故还有着「呆头登」的诨号。」 「忽有一日,他意识到身为奉行所同心所肩担的责任之重,犹如唐土王阳明龙场悟道一般,幡然醒悟,下定决心,不再浑噩度日。」 「自此之后,他便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开始履立奇功!」 「救援蕃书调所,只不过他目前所立的诸项大功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好,让我们书归正传。」 「是时,跟随着橘青登直冲敌阵的那4名武士,分别名唤斋藤一、永仓新八、原田左之助与藤堂平助。」 「这4人都和橘青登一样,俱为以一当百的响当当的好汉!」 「面对着眼前数十倍于他们的敌群,这些好汉们浑然不惧!」 「只见橘青登绰剑在手,拉出一道道青白色的刀光!」 「长剑竖斩,直刺,上撩,斜挑,横架。」 「无人能够近身!无人能够挡下橘青登的剑!」 「其势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橘青登的剑势,用唐土的着名军略书:《六韬》里《龙韬》中的这句千古名言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威不可挡,势如破竹的橘青登,直杀得血满衣袍,杀得讨夷组的畜生们无不丢盔弃甲,杀得讨夷组的畜生们无不胆寒气散!」 「这持剑在手,昂首挺立的飒爽英姿,真如「仁王」一般!」 啪! 拍击惊堂木的声音再次炸响。 下一瞬,如潮水一般的叫好声涌上评书场。 「好!」 「梦乐,不愧是你!说得太精彩了!」 「梦乐!接着说!接着说!」 「橘青登之后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