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对朝鲜内政的干预是瞒不住的,不过知道的人却不多,陈循是从哪里得知的? “我爹告诉你的?” “是的,不过是吴王殿下无意之间透露出来的。”陈循点了点头,丝毫没有否认的意思。 “世子殿下从来都不会无的放矢,既然您选择了帮助朝鲜的废世子李褆,那就一定有您的道理。” “虽然我还不知道您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想来在那里,一定有您想要的东西。” “或人,或物。” 闻言,朱瞻壑忍不住地点了点头。 的确,茂山铁矿是他一直觊觎的,虽然中南半岛也有很多的矿产,但作为过来人的朱瞻壑知道,矿产这东西是永远都不嫌多的。 毕竟,以矿产的形成周期来算,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行了,不说这些了,伱自己还是个文人呢,还说那群文人不懂我的想法。” 朱瞻壑摆了摆手,顺便嘲讽了陈循一波。 “对于香州府这边的官员选择,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有一点,但不多。”陈循点了点头,然后从袖中掏出了一份折子。 “这里,有香州府各地的汉人分布,虽然不全,但也是目前能够得到的最全目箓了。” “我认为,世子殿下您应该推行教育,在云南的时候,您让我去推行公羊学,虽然是成功了,但这样的成功伴随着太多的鲜血和阻碍。” “相比之下,在这香州府推行公羊学,甚至是推行教育都是从零开始,对于您来说却是大大的好事儿。” “科举呢?你打算怎么办?”朱瞻壑敲了敲桌子,将折子退了回去。 既然仍旧挂着大明的名头,哪怕朱瞻壑很不喜欢现如今朝廷的科举内容,但该遵守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科举,要改,但却不能废。 “这……”陈循愣了一下,然后才一副小心翼翼地凑到了朱瞻壑的身边,小声说道。 “这不是您推动的吗?” “我?我推动什么了?”朱瞻壑一脸懵逼。 “科举啊!”陈循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但在看到朱瞻壑的懵逼表情时也是急了。 “您刚才不还说了吗?迁都啊!” 迁都? 朱瞻壑先是愣了一下,但立马就反映了过来。 “我焯!”朱瞻壑狠狠地爆了一句粗口。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无心之举,却推动了这么大的变革。 从永乐八年北征草原到现在,朱瞻壑的战功和名望、推行考成法和即时候补、改程朱为公羊以及新税制的推行等等,都让朝廷无法忽视,甚至是忌惮他。 不过由于朱棣的愧疚,也因为无过不能处理朱瞻壑,最终导致了迁都这一事情的推进。 但是迁都之后呢? 中南半岛现在也是大明的疆域了,中南半岛的百姓也是大明的百姓。 既然是大明的百姓,那就有资格参加大明的科举,可中南半岛距离顺天又何止是万里之遥,士子们怎么去参加科举? 陆路就别想了,从中南半岛到顺天府,别说是最远的马来半岛附近了,就算是从安南开始,到顺天也得走个一年半载甚至是几年的。 海运?不太现实。 现如今,包括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海运都会是商业专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