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八雪在电影学院上课。 还是经济台的工作人员跑到学校来,告诉她,下午央台让她过去,有很重要的事。 许八雪中午给央台的杨制片打了电话,“杨制片,我下午有课。” 要是不太急的事,像开会这种,她就不过去了。 纯属浪费时间。 “急事,最好过来一趟。” “您具体说说。” 杨制片说:“《古诗词大赛》第三期这次交给你。” 央台录制得好好的,怎么要交给她? 中间肯定有什么问题。 许八雪:“我下午有课,这样吧,五点下课之后我去电视台看看。”至于后续怎么安排,得先看了再说。 杨制片再三要求许八雪下午二点就过来。 许八雪不同意。 她五点下课,最早五点半过来。 之后挂断电话。 杨制片把话筒放到座机上,站了好一会,才离开。 - 五点半,许八雪来到央台。 “杨制片在吗?” “不在。” 许八雪就不明白了,是杨制片非让他过来的,怎么现在她来了,杨制片反倒不在了呢? 她又问:“卫导在吗?”她来都来了。 导演在。 工作人员带许八雪去了演播厅。 卫导正在看许八雪之前提交的《古诗词大赛》的初版,内容确实不错。 他听到脚步声抬起头,就看到许八雪走了过来。 “卫导,杨制片呢?“许八雪说,“他让我过来的。” “不知道,我下午没看到他。”卫导把许八雪初稿方案递给了许八雪:“现在节目的收视率不好,你看看现在的还能改成之前的方案吗?” 许八雪如果没有记错:“咱们《古诗词大赛》已经播了两期了吧。”赛制早就在节目里说了,怎么改? 初稿是全国选拔,现在参加节目的就是学生,而且播两期了。 怎么改? 卫导问许八雪:“前两期你看过吗?你觉得第三期该怎么改?” 第一二期是初中组的选拔,因为学生的年级较小,所以难度小一些,赛制也更简单。 第三期就是高中组的比赛了。 原则上不让高三的参加,怕影响高三考生的学习进度,但是,还是几个高三的学生报名。 “我最近比较忙,之前录的时候我看过一点。”许八雪有些尴尬。 她真的没看过。 更没关注收视率。 “卫导,前两期的录像带在哪?”许八雪准备看一看。 不过,有件事她想确认一下,“卫导,杨制片说第三期交给我负责,是开玩笑的吧。” 之前杨制片可是防她防得跟什么似的,生怕她插手。 “是,”卫导犹 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这个节目投资很大,现在这样的收视是大家不想看到的。” “⒚⒚” 说到这,卫导就停住了。 剩下的话,他相信许八雪明白。 卫导又说道:“现在这个节目确实是个烫手山芋,你是不想接,没有关系,剩下我自己来就可以了。” 他倒不是怕承担责任,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