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秉承着对朱国祥的敬意而已。 其他当官的,却没给什么好脸。 朱国祥鞠躬作揖:“在下才疏学浅,不善理政治民。虽说是请诸位来观政,其实害怕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希望得到诸位君子的斧正。” “不敢当,我等败军之人,哪找得出元璋公的错漏?”徐敷言没好气道。 朱国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还请不吝赐教。” 张根一路上都在想,见面肯定臭骂一通,质问朱国祥为啥谋反。此刻真正见到,却没有说话的欲望,木已成舟,问再多都是白费力气。 左思右想,张根只问了一句:“观政三月真能离开?” 朱国祥微笑道:“到时候悉听尊便。” “好。”张根决定混三个月就跑。 朱国祥道:“这一个月来,已发布的政令悉数誊抄,诸君可以先熟悉一下,再决定自己要观政的衙门。今日讨论改制议题,还望诸君畅所欲言。” 一个属官拿出黑板,用粉笔在上面写字。 取消利州路,连同金州一起并入兴元府,再改兴元府为汉中府。 众人觉得多此一举,不过是改路为府,从之前的州府平级,变成州是府的下级而已。 朱国祥突然来一句:“若占领川峡四路,则设四川行省。行省设三司主官,分管民、军、刑。各位以为如何?” 张根顿时有了精神,这是多出一级行政单位。 原为:中央—路—府州军监—县。 现为:中央—省—府—州县。 这是父子俩商量的结果,说白了就是把明代那套弄过来,地方行政更加细化和垂直。 事实上,明代还有一级隐形单位,即:道! 隶属于布政司的是分守道,隶属于按察司的是分巡道。还有专管打仗的兵备道,专管考试的提学道,专管军队整肃的清军道等等。一个道,往往管理多个州府。 陈东问道:“也即是说,今后的府与路相当,而朝廷只管行省?” 朱国祥点头:“若无四川行省,则川峡四路一盘散沙,轻易就被义军所攻取。” 这句话,听得张根极为赞同。 川峡四路说是一个整体,其实都在各自为政。 黄概以成都府路转运使的身份,兼任四川制置发运使。真正打仗的时候,他实际只能调动成都府路兵马,其余三路可以不听他的命令,须得朝廷临时派来经略安抚使之类。 而且,经略安抚使若无开府大权,也很难实际管理麾下各路。 大宋那种做法,方便朝廷收税,方便直管地方。代价是全国一盘散沙,官员各自为政,遇到打仗就一塌糊涂。 朱国祥又说:“大宋官制太过复杂,今后只以差遣为准。官与职,皆改为虚衔,用来赐予荣誉。” 柳瑊忍不住问:“俸禄怎么拿?” 朱国祥说:“官、职、差遣,不管虚衔与实职,哪个品级高,就按哪个领取俸禄,不可能再一官两俸、一官三俸。” 这是在消减俸禄开支,大宋的官员待遇确实离谱。 朱国祥又说:“低级官员和吏员,俸禄较之大宋有所提升。至于料钱、职贴、添支、职田之类,全部合并为职贴,相应予以降低。” 宋代高级官员的收入,实在是太过分了。 就拿宰相来说,仅料钱一项就300贯,这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