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力只较敌手之极限高出千分之一,却已足以将敌手压倒,使其暂时失去战力。 而“元元”一击之下,拳分两截;第一截似与敌手平分秋色,第二截才是超出“极限”的那一部分。余力纵然较明选烈为多,但后至之残兵,大潮之余波,只得锦上添花,却不足以一举制敌。 惜乎发现这一关窍,于迫在眉睫的战局并无助益,“元元”第六拳已到了目前! 归无咎心中一动,以本力作战已不可行。 唯有如此了! 只见归无咎右掌推出,同时背负身后的左手,食指上一线二寸莹白点亮。凝形,绚烂,湮灭,化作烟尘。 “元元”招风大耳,突然“噗嗤”一下跳了一跳,好似被蚊虫叮咬一口;同时,此人原本就比常人大了一倍的眼珠,更是瞬间瞪成鸡蛋大小,明显遇到了什么疑惑难解之事。 所幸他拳势既成,未有停滞。 归无咎观察敏锐,早已将他细微表情变化看在眼中,心中大定。 孰料事有不谐。下一个瞬间拳掌相较。归无咎再度倒飞而出! 空蕴念剑,未曾显效! 一拳一掌,双方力量之对比,依旧如之前五式全无变化。归无咎,始终是弱了那么一丝! 归无咎的脸色很郑重。 --只是郑重而已,绝无一丝窘迫、困惑与焦虑,尽管眼前的一切大违常理,空蕴念剑失效更是超出他理解之外的事,但归无咎依旧未有局促。 这是多少次生死历练锤炼出的本能。 要使用虚丹丹力了么? 归无咎心中飞速权衡:先前和符凝锦作战时,因双方都是神通外烁的斗战之法,一旦发挥出出高于自身层次的丹力,可谓众目睽睽、无所遁形,是以决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而眼下和“元元”的这一场斗战,却是拳拳到肉的力量对决。何况自己对于丹力的把控已臻至精至微之境地,晦其形,存其精,旁人多半窥看不破。 只需悄悄拔高三成力道,足以将“元元”力分两截的拳法一举挫败! 若击伤对手,这一战自然就此终结。 可是这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策略一旦成型,归无咎心中却莫名的生出不安之感。 归无咎并没有太多时间考虑,因为“元元”的第七拳距离自己已仅有一身之隔! 就在这无限漫长的一刹那,归无咎身躯一震,似有明悟,随之果断地做出了选择。 在杜念莎等观战之人看来,归无咎的脸色很奇怪:他双眸突然发出亮光,唇角似乎显露出笑意;但同时牙关紧咬,眉心现出淡淡的皱纹。 气定神闲与狠厉决绝,这两种全不相容的精神面貌偏偏打散、搅拌,化作这一张难以言喻的面孔! 不仅如此,和这张脸相比,更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动作。 归无咎出掌抵挡! 和前六掌截然不同,这一掌竟是软绵绵,轻飘飘,似乎全未发力。与刚猛无双作饿虎扑食之势的“元元”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萧天石、尹九畴等人心头同时一突:莫非归无咎累战之下,已是强弩之末? 杜念莎援护心切,不及细想,丹力凝聚于食指之间,身化白虹离弦而去! 她眼力也甚为高明,早看出这位异人“元元”斗战之法与“擒龙伏虎拳”异曲同工,一身本领尽数融入“力”、“速”二道,以寻常神通遥遥相击,绝难以收到牵制之效,唯有以绝对的力量正面突破,方能解围。 所幸杜念莎功法道术化入“擒龙伏虎拳”的体系之中,正以速度见长。百丈之内,瞬息可至。 若“元元”、杜念莎二人均不变着,固然“元元”和归无咎的距离较近,大有可能一击得手;但力量碰撞之后的一瞬间总有窒涩,想要转身打出迎敌的第二招,势必难以做到。 那时,不免伤在杜念莎手中。 眼看杜念莎解围成功,空中却毫无征兆地传来“当”的一声巨响。 诸人抬头去看,原来那悬浮于空的青袍人,他所佩戴的面具正在嗡嗡颤抖,好似被当做铜钟一流的乐器,被一个暗藏于无形之中的鼓槌猛烈敲击了一下! 碑内空间顿时生出异变,尹九畴等眼帘之内,出现一条十余丈长短的白色“影子”,掀起风声飒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