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了在舍缘观时所见的紫薇大世界中的人物形象。 遁光一开,未衷施施然落下。 同时心中默念,并未掩藏己身之气机。 这不是“未衷”本人的气机;而是示现于外、所模拟的人物形象之气机。 方才出言呼喝之人,盘膝坐于湖面之上三尺有余的高度,望见未衷靠近之后,眸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身躯陡然挺直。 未衷定睛细看。 此人双眉细长,双目有神,头戴一顶小巧玉冠,极不显眼,面上却是黑纱一道,遮住面容。但明显可以感受到此人无论相貌还是真实年龄都甚是年轻,在同境界人物中属于进境极快的那一类。 未衷兴起,以一副异常老成的口吻道:“兀那后生,可否通传姓名,见尔真容?” 这人略一犹豫,终于还是将蒙面黑巾取了下来,口中道:“北域散修,楚秀实。” 未衷这才发现,此人额头隐约泛红,但面颊以下却是隐隐发青,一副面孔,上下分呈二色。看着虽不丑陋,但却有一种莫名的违和。或许这就是他带着面巾的原因。 若是忽略了这一点,眼前之人实是一个极清秀的年轻人。 未衷尚未想好如何开口,眼前这人忽地已是躬身一礼,道:“这位前辈可是有收录弟子之意?若是道统相传,师徒授受,楚某可以考虑;但若是心印秘法,收录那勘破问道三玄的关门弟子,请恕楚某敬谢不敏。” 未衷闻言,既是吃惊,又是好笑。 如此自命不凡之人,天上地下,都是十分罕见。 未衷故意板起脸来,淡淡道:“问道玄关,接引之缘,是天下修道人梦寐以求的大缘法。谅你有何本领,胆敢出此狂言?还是故意出此大言,以眩惑耳目,玩弄那欲擒故纵的把戏?”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语气已十分严厉。 楚秀实似乎为未衷气势所慑,身躯微微向后一倾。但面上依旧保持平静,缓声道:“前辈明鉴。前辈可知此时这千秋城茂名山为何人烟如此稀少?楚某既然留在此地,志趣也不言自明。” “否则,也当早随俗流,闻讯赶往百业城去了。” 未衷本来不明白楚秀实所言何事,但是听闻“百业城”三字,脑海中许多念头焕然明白,百业城中风俗历史及近百年所发生之事,一如细流一般在脑海之中流过,和不久前见到“千秋城”三字匾额之时一般无二。 当即颔首道:“不错。大半月前,百业城盛泽楼立下第三十三图,传闻是南玄仙岛陆庄道友收录了关门弟子。” 楚秀实道:“正是如此。平素借用茂名山冰湖修持的金丹、元婴境弟子,通常在十二人到十七八人之间。如今仅余四人,自然都是到百业城凑热闹去了。” 未衷不为所动,淡淡道:“此时去赶个晚集又有何用?百业城三十三度遇仙图,并未听说有两次是同时发生的。你并未跟风前去,只能说明你定力不错,又或者对局势的判断迥异于常人。以此表明心迹,似乎说服力尚有不足。” 楚秀实深吸一口气,镇定道:“前辈言之有理。” “只是上一回遇仙图迥异于往事,先有出身东玄仙岛、名列太华三真之一的时上真与陆上真相争,后有一位神秘上真隐匿于盛泽楼人群之间。其中微妙,或许与昔日迥异。更有流言猜测,那位神秘上真已悄然返归那阁楼之内。真有意者,岂能无动于衷?” 未衷沉吟道:“尔之所言,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正思量间,空中忽然骤其一道亮光,极为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