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陶家。 大老远的,就听到了陶家人声鼎沸的声音。 地方不大,在大门口下了马车,就自己往里头走,而不是像永兴侯府那样,还得坐上马车走一段路,又得换上轿子才能进垂花门。 普通人家,都是这样的。 “外祖母,还有菱儿啊,你可总算来了,我们都等你好久了。”表嫂刘氏忙走了过来。 何妙菱就笑了笑,没说话。 何老太太皱眉头看着眼前一片忙乱的景象:“可忙的过来?” 只见里头奴婢下人的,有的忙的脚不沾地,有的眼神四处乱看,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何老太太已经提前给陶家安排了三十个人过来帮忙,完全不需要陶家再另外雇人手。 何姑妈这时候也头冒热汗地跑了来:“娘,真是累死我了,快,你们到那边坐。” 一般人家办婚宴,大都是提前请了酒楼里的厨子们,在自家搭起灶台,让厨子领着他的徒弟们给做,区区十来桌的宴席,轻轻松松就能料理清楚。 何姑妈显然也是这样的,她花大价钱请的百味居的大厨,厨子提前列好了菜单子,只是厨子只管把自己的饭做好,其他的什么摆放桌椅,招待客人,男客往哪边领,女客往哪边领,招待什么样的茶水,这就和厨子无关了,这得靠主人家自己去分派。 可何姑妈,她没相熟的人家帮忙,招待这个进屋子坐下,那个又进了门,她忙的脚不沾地。 “这怎么好?你忙不过来。”何老太太当年给儿子娶过媳妇,娶的可是永兴侯府的嫡女沈涟漪,当时的场面,可比这大多了。 “我也没有个帮手。”何姑妈也知道自己忙不过来。 何老太太只好叹口气,她不帮忙,谁帮忙,女儿婆家的那些嫂子弟媳妇的,早都彻底不来往了,只能她这个当娘家母亲的来帮忙。 但是呢,就算是尽力了给儿子娶媳妇的事,那也是自己老太爷和家里的管家,和管家媳妇做事的,她只是陪着女眷们说话。 当下眼神就看向了何妙菱。 何妙菱看着眼前一团乱象,也是无话可说。 “菱儿啊,你就帮帮忙,等会就要吃饭了,这桌子都还没有摆好呢。”何老太太说。 按着夏国的婚俗,女方家的亲事,都是第一天是送嫁妆,第二天嫁女儿。 这是第一天,除了宴席的事,还得派可靠的人选去守着嫁妆,以防有人浑水摸鱼。 人都已经来了,也不差这点小事:“祖母,您看着办就是了。” 反正她是不想操这个心的。 何老太太皱了眉头,没办法,她只好让人把管家两口子,从家里叫了,看着管家有条不紊地安排该怎么摆宴席,忙乱的景象逐渐变得井井有条,老太太才暗中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