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富贵,全都是何妙菱的。 她想不通,为什么何妙菱的变化那么多。 “来人,送帖子,我要见皇后娘娘。” 嬷嬷欲言又止,但是不敢说什么,老老实实去准备帖子。 此时,何妙菱却不在宫里头。 杨玉华又生了,前三次都是儿子,这一次,是个女儿,她高兴坏了。 何妙菱看着襁褓中的孩子,轻笑着:“这下子可得偿所愿吧,儿女双全。” “是啊,我终于有女儿了。”杨玉华一脸感叹。 何妙菱懂她的心思,她从小孤单一人,生了三个儿子,并不能在儿子身上弥补自己的缺憾,有了女儿,她每日抱着女儿,便觉得无比怜爱。 “你给我把把脉,看我身子怎么样,我还想再生呢。”她说。 何妙菱顿时都无语了:“你都生了四个了,还要生?” 杨玉华轻笑一声:“我实在是太害怕孤单了,我杨家去了那么多人,我从小孤身一人长大,就想多生一些孩子,等他们都长大了,成材了,人多势大,不光能效忠朝廷,还能替我杨家继续开枝散叶,这多好。“ 在杨克俭没有找回来的时候,杨玉华身为杨大将军府唯一的嫡女,背负着延续杨家血脉的责任,一开始想过出嫁,无奈早就因为嚣张跋扈坏了名声。 愿意娶她的,要么是为了她背后的皇后姑母,要么是为了杨家的家产,总之都是不怀好意。 杨玉华索性听从何妙菱的建议,招赘好了。 结果,现在愿意入赘的男人,也大都是不安好心,表面对她献殷勤,背地里觉得憋屈窝火,认为入赘对他们来说是奇耻大辱。 一边觉得奇耻大辱,一边又图谋杨家的家产和地位,真是又当又立,杨玉华恶心的不得了。 后来,找到了亲大哥杨克俭。 想到这些年,杨玉华为了维护杨家的颜面,付出的那些努力,杨克俭也不愿唯一的妹妹嫁人受委屈。 在京城勋贵们的眼里,他们愿意娶杨玉华,前提都是觉得自己宽容大度去包容了她的缺陷的。 什么缺陷呢? 维护杨家的颜面,与人争吵,泼辣冲动了,就是缺陷? 包容了缺陷,就天然从道德制高点上去挑剔这个有缺陷的儿媳妇了。 杨克俭不舍得妹妹受委屈。 大嫂崔瑞雪也不舍得。 夫妻二人依旧愿意让杨玉华入赘,天底下除了这些勋贵,依旧有其他优秀的儿郎们。 于是杨玉华在二十岁的时候,终于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乃是地方官的嫡次子,进京科考的时候,两人偶然在街头相遇,他被人撞倒在地上,杨玉华见着了,以为他会发怒。 富家子弟,在街头出了大丑,很少能平心静气的。 挑柴的老汉都吓坏了,赶紧给他跪下磕头。 他却没有生气,只让他以后挑柴的时候小心点儿,今日是遇到了他,他日要是遇到了别的人,要跟他讲道理。 他是赔钱呢,还是赔不了钱,把自己赔到大牢里。 老汉感恩戴德的去了。 杨玉华觉得这人有趣,几次故意刁难他,看他到底是什么的心胸,真的对什么都不在乎吗? 结果发现,这人痴迷琴棋书画,美味佳肴,对功名利禄,全然都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