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之前跟黄大人提过,我想在护城河上架设一架水车,用来驱动军械厂,先前经过王兄的建议,设备已经改进了许多,想来可以投入使用了,现在就等陛下的圣旨以及黄大人这边帮忙了。” 黄温闻言看向桌上图纸,他是工部尚书,平日里自然没少看这些东西,但也大多是房屋构造以及桥梁设计,水车虽也看过,但像眼下这么复杂的倒是第一次。 刘卢明看出了对方的疑虑,解释道: “黄大人不必担心,水车我们军械厂会自己想办法建好,大人只要帮我们规划用地,选一处水流平稳且不易堵塞的地方就好。” 黄温点点头,眼前年轻人的准备算得上是滴水不漏了。 起先他还把对方当成不学无术的二世祖,现在看来,不学是真,但却并非无术,身有一技之长的刘侍郎不说跟京城其他同出高门的纨绔相比,就是比起工部一些尸餐素位的官员,也是强出太多。 黄温没有过多废话,直言道: “可以,回头我让他们多加注意,只是户部那群守财奴可愿意出银子?” 刘卢明面露疑惑道: “说来也奇怪,往年要银子比要他们命都难,今年却是出奇地好说话,很爽快就答应了,可能因为这次大部分钱款是从琉璃厂走,不用他们出太多。” 黄温点点头,想当初他跟户部尚书为了抢琉璃厂,差点在早朝打起来,结果到头来直接被三公主接管,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圣恩帝又下旨将琉璃厂转交给八王爷,虽然朝中有不少反对声音,可也都被压了下来。 没能将这块肥肉吃到嘴里,黄尚书自然失望,可人越老,反而看得越开。如今顺帝恩威并施整顿吏治,他们这些在朝堂混迹了几十年的人怎会看不出,想来户部那帮家伙现在也不敢引火烧身,这才如此痛快地拨款。 黄温刚入仕时,也曾想着利国利民,怎奈世道已定,即便有恩师提点,若无银子铺路也未必能坐到今天的位置。 想到此处,这位年过五十的尚书大人竟不自觉叹息一声,待其看见对面年轻人疑惑的眼神,这才发觉自己失态了,于是抬手捋捋不算出众的胡须,转移话题道: “不知那位姜员外郎,可还符合刘侍郎的心意?” 刘卢明虽不知对方怎么突然问这茬,但也点点头,老气横秋道: “说实话,文采我承认不如他,但聪明劲他却不如我,小伙子还是年轻了些,仍需历练。” 黄温闻言脸皮不禁一抽,心说你小子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那位新任员外郎他见过,虽然年纪不大,可待人接物却恰到好处,既没少年得志的轻狂,也没少年老成的暮气,怎么看都比眼前这位刘侍郎上道太多。 看着刘卢明那副样子,黄尚书终究还是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最后昧着良心说出一句: “刘侍郎年少有为,该是当代年轻人的榜样。” ……隶属六部之一的工部,论财力不及户部,武力不如兵部,话语权不及吏部,震慑力不如刑部,就连掌管礼乐宗教的礼部,说起话来都要比工部大声。 因为职责不同,同样是进士出身的工部官员,平日里时常被同僚背后戏称为泥瓦匠和木匠,他们自然不喜,于是私底下也给其余五部起了类似守财奴、无脑莽夫、刽子手这类称呼。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即便是号称熟读圣贤书的文官,在抱团排外这种事上,也是不竭余力。 …… 工部在六部中虽排名靠后,可却是一个实打实油水充足的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