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欧洲的船,多达几千条,唐学志估计,运河修通后,因为两地沟通方便了,过往的船只还会增加。 届时,只要守着这条黄金水道,都能年赚百万银币。 从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虽然有人提出来,却还没有开凿,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时空,自然不可能将这种捏住世界经济**的黄金水道,拱手让人。 既然占得了先机,他必须干一件,有利于全世界的大事。 修通苏伊士运河—— 不过,修运河的花费,唐学志估计应该是个天文数字。 历史上的苏伊士运河修建一共话费了1860万英镑,耗时十一年。 此前计算,十七世纪中期,一英镑大约等于9.5两银子,接近十倍,不过二百多年后,英镑贬值的厉害。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一英镑的购买力,只等于大约3.3两银子了。 不过就按这个比例来算,也得六千多万两。 即便是清末的银子,比明末贬值一倍,对半算也得耗费三千万两。 唐学志心里还是有数的,不过,既然决定要做,那就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 西方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东方人同样可以。 想要省银子,还得寄托于大机器生产。 现在鱼鹰的蒸汽动力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再过若干年,内燃机动力崛起,修建运河的困难将会大大减小。 还是先将地盘拿下来,消化后,再说吧。 想到这里,唐学志的脑海中一片清明。 他随后让杨国真带路,去找守城官奥拉达和马达西。 马国怀炮轰城池后,守城官举白旗投降,城里的五百人马,缴械投降,伤亡却不大。 当下,还有四百多人,被暂时安顿在城北的几间商行内,有士兵看守。 来到城北商行,杨国真让士兵打开门。 房内,两个身穿白色长衫,头上裹着白头巾的大胡子男人,躺在床榻上。 见有人打开了房门后,他们赶紧从床上坐了起来。 杨国真进来:“奥拉达、马达西,有人想要见你们。” 杨国真的在红海一带多年,懂得四国语言,尤其精通奥斯曼和阿拉伯语。 奥拉达和马达西,见识了鱼鹰大炮的威力,对于这些东方人,非常畏惧。 “噢,杨先生,您来了……”奥拉达投降后,战战兢兢,生怕惹怒了明国人,觉得,想要见他们的,肯定是明军的大人物。 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有一个明国将军带着一个身穿奥斯曼服饰的年轻人进来了。 马达西是守城副将,看到这两个人时,他也微微皱起了眉头,不知道对方找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奥拉达,这一位,便是我们大明舰队的统帅,大明皇帝亲封定海侯,唐将军。”杨国真介绍道。 马达西和奥拉达二人,连忙拱着手,点头哈腰卑躬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