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负电子在巨大的速度下,撞出了微观物理的真相—— “在D-D*0和D*-D0的质量阈值范围内必然存在一个增强结构!” “而显而易见的,该增强结构无法用任何已知的传统粲介子激发态来解释,但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新的Zcs(3985)奇特态来描述。” “所以我想——” “在不考虑存在实验误差的情况下,这一组对撞数据中表现出来的未知粒子信号,必然就是我们想要寻找的那个含奇异夸克的隐粲四夸克候选态Zcs。” 李牧犹如宣告般地,将这个结果说了出来。 会议室中一阵沉寂。 刚刚才被李牧降噪数学技巧给震了一下的众人,此时此刻又被这突如其来的结论给打断了思考。 他们寻觅了这么久的线索? 在今天终于被找到了? 然而这还没完。 李牧紧接着便说道:“另外,根据轨迹推论,如果这个信号的背后确实就是我们想要寻找的Zcs(3985),这颗粒子必然带有一个电荷。” “而根据标准模型理论的分析,这颗Zcs(3985)+,也必然有另外一颗中性伴随态Zcs(3985)0的存在。” “所以,如果我的推导没有问题的话,接下来的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寻找更多含有奇异夸克的粲介子衰变末态数据,来帮助我们用更多的样本量,确认Zcs(3985)+的存在,并寻找其中性伴随态。”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 “打扰了大家的正常会议,还请见谅。” 对于李牧之后的话已经没有人关心了。 会议室中,仍然陷入在沉默之中。 一个惊人的数学技巧,一个震撼的分析结果,一个前沿的物理预言。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让他们都有些茫然。 但最终,还是有人反应了过来。 坐在第一排的数位院士,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李牧在黑板上写下的分析结果。 “Zcs(3985)……确实啊。” “在D-D*0和D*-D0的质量阈值范围内存在的增强结构……和这组实验数据完全吻合!之前我们找了那么久,竟然都没有发现?这第4514组数据,就没有人看到过吗?” “就算看到了,你也得先和第1145组数据联系起来,而你想要和第1145组联系起来,你还得先把1145组数据像李牧这样降个噪,哪是说起来那么容易的啊?” “这么说的话,难道我们真的找到了?” “这能是我们找到的吗?这是人家李牧找到的……” “说的也是……” 沉默终于被打破,这些学者们都忍不住议论起来。 直到片刻后。 “啪!啪!啪!” 一阵有力的掌声响了起来,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向了掌声传来的地方。 正是王方所长。 众人顿时反应了过来,如此精妙的分析,和惊人的结论,他们还在发什么愣呢? 一时之间,掌声雷动。 没有人不惊喜,也没有人不惊叹。 在粒子物理学界,惊人的发现,往往就来源于这样偶然间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