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我也没法子。” 这时,门外传来京畿守备的声音。 “林王妃,下官接您回去了。” 绛珠向门边看了一眼,回头道:“姐姐财力雄厚,堪比贞妇巴清,怪不得交的都是高朋贵友呢!又是府尹又是守备的。” “妹妹又打趣我呢,且不说京畿守备供你驱遣,那应天府尹贾老爷可是你的老师。若论亲近,我尚不及你。” 薛鸾面上笑着,心底暗恨:若非她不知前世事,此时拿我比寡妇,就好似拿刀往我心头戳。 离开避暑山庄之前,绛珠回头细细打量了薛鸾一番。 她妆饰华贵,衣裙鲜亮,身量与初见时清减了不少。依旧是端方持重的气韵,温婉明秀的容貌,只是眼眸中多少流露出世故的贼光,又有一丝疲惫感延伸到了眼角的细纹上,过于成熟了些。 这些年薛鸾为了挣钱,舍弃了很多东西。曾经雍容大度,体贴热情的好姐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无情,唯利是图的女商贾。 与她擦身而过时,绛珠轻嗤:“姐姐变了,分明不爱花儿粉儿,眼下又是簪花又敷粉的,可也盖不住重利寡义、浑身铜臭呢。” 薛鸾气怔,倒退了一步,恰踩到了一块被遗忘的碎瓷上。 她捂着痛脚,恨恨地想,“不,我不能让你全身而退,我要你身败名裂,无立锥之地。” 第二天一早,贾府大门洞开,彩绸高挂,迎宾的小厮各个换了新装,喜气盈腮的。昨儿政老爷官升两级、代袭荣国公爵的圣旨已经下了,今日便广宴宾朋,酬恩谢愿。 谁能想到三个月前,府里还一片愁云惨淡,眼下就吉星高照了呢。 “得亏是二老爷嫁了亲女、外甥女,才换来海清河晏,四海承平的好日子。” “还是养女儿好,这不钱财有了,官路通了,爵位有了。” “只怕过几日儿媳也有了,薛大姑娘有事没事就来府里坐坐,如今老大不小了,再挤不进门,黄花菜都凉了。” “我看太太的心大着呐,未必想与商女结亲,金玉良姻还有得磨呢。” “最难得是咱们那位牛心左性的小爷,油盐不进,只惦记着姓林的妹妹,想不起姓薛的姐姐。” 宝钗坐了小轿刚到贾府门前,就听到几个小厮在门前闲磕牙,说的正是自己的闲话,她脸上作烧,难堪至极,而轿夫显然也听到了,抬着轿子欲进还退。 她只能等躲在轿中,等着那些小子自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