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二十七章 战略威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战略威慑(3 / 4)

br> 哈伯作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合成氨工厂的人,在化学战的也同样成果累累。后面德国靠着他研制出来的芥子气,更是重创了英法联军。

后来这家伙害怕了,赶紧辞去他在军队的所有职务,并逃到乡下躲藏了半年。

可惜在二战期间,因其犹太人的身份,被小胡子勐地收拾一顿,最后不得已奔走他乡,客死瑞士。

联想到化学院近日来的积累,加上不断有新鲜血液的加入,研制化学武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众人的眼睛也越来越亮。

“我看行,咱们完全可以尝试性研究一下,就算不出成绩,也算是给咱们积累的那些化学技术,找个出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是咱们不用,放在手里也心安。”

“对啊,咱们还可以趁着探索一下,看看怎么防护这些化学武器,免得将来真被敌人打个措手不及。”

……

等到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完毕,程诺这才补充道:“有些东西咱们可以不用,但必须得有,可以称其为‘战略威慑’。”

“战略威慑?”有些不解。

“必要时的秀肌肉,可以让敌人慎之又慎。如《西京赋》中的‘威慑巧虎,莫么敢化’,又如曹植《七启》中‘巧诚慑万乘,华夏称雄’,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程诺解释道。

在这里程诺也没有特别展开“威慑”含义的讲解,只是单纯将概念说了一下,目的还是为了发展化学武器。

毕竟威慑逻辑之中的吊诡在于:威慑者加强为量、试图维持原状的努为,恰恰可能成为被威慑方改变现状、发动进攻的根源。

眼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威慑方没有对被威慑方进行现状保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萨拉热窝刺杀桉后,沙俄为了履行对塞尔维亚的保护义务而下达总动员令,试图以此威慑德国。

但事实证明,俄国的总动员令起到了相反的结果:若是之前的德皇威廉还对下达总动员令有所迟疑的话,俄国的举动令他不再犹豫。

因为德国总参谋部明确告知威廉皇帝,由于俄国已经全国总动员,若德国不立刻动员的话,就会面临进攻而处于战略劣势。

换到程诺身上,说不定会演变为鬼子担心我们国家的工业及军事技术发展起来,连“失踪士兵”的借口都不找,直接发动侵华战争,也不是不可能。

穷人版原*弹再好,也还是不如真正的原*弹。

思虑再三,程诺还是决定继续研制化学武器,只不过把队伍分为三个小组。

第一个小组按照既定的化工路线,在合成氨的基础上研究制酸技术,以便将来解决硫酸、盐酸的国产化问题。

第二个小组按照化学武器路线,开始尝试性接触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一个小组,则开始探索其他方面化学在战争中的作用。

无论是常规战争或是进行现代化战争,其武器装备都离不开化学。如枪弹、照明弹、信号弹、燃烧弹、炸弹等。这些常规武器其有效药物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

如普通炸药:硝酸钾、硫磺,木碳。

强力炸药:三硝基苯、三硝基甲苯、苦味酸铵。

扩爆药:苦味酸(三硝基苯酚),迭氮化铝、雷酸汞、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等等。

以上这些,都在程诺未来规划的版图之内。

考虑到化学武器被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