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 他方才自己就已经手刃数十清军。 “督师,小心。” 混乱当中趴在地上的掌牧杨陆凯惊的大叫一声。 可左乳那支箭的伤势早就让他行动缓慢。 卢象升若只是斩断箭失,没有拔出来,尚能残存一会。 但随着他掉落马下,清军蜂拥而上。 卢象升的左脑被砍了一刀,腹部被砍了一刀,面门被砍了一刀。 总归是四箭三刀要了他的命。 卢象升重重的倒在地上。 清军散去,各自杀向其余明军。 掌牧杨陆凯目睹卢象升战死,眼含热泪,害怕督师的的尸体被清军骑兵踩踏而无。 他咬着牙直接冲向卢象升的尸体,大叫着给他自己鼓气,纵然后背中箭也不敢停歇。 待到他扑到卢象升的尸体上,后背已经被射成了刺猬,二十四只箭挂在他的后背,头歪而亡。 虎大威、杨国柱不愧是战场悍将,带着自己的心腹家丁硬生生的杀出清军的包围圈,直接走了。 若是卢象升能跟他们一起走,也能逃出去。 此战卢象升部全部阵亡,唯有少数人侥幸突围。 待到高起潜得到卢象升战败身死的消息,更是不敢与清军交战,不在迟疑下令逃跑。 本来大军应该向西逃走,至少锤匪不会主动出山西边境。 但仓皇之间,却是向东跑了二十里,一下子就中了清军的埋伏。 高起潜大溃而逃,纵然是较为精锐的关宁铁骑,在这种人的带领下,也发挥不出一分的战力。 卢象升阵亡的第二天,消息还没有传来。 崇祯依旧当众叱责卢象升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毫无救济动作。 他只不过是当着众人的面有敢战的言论,现在看来,就是一个沽名钓誉之人。 以至于大明诸多州县,全都被清军所攻破。 事情到了这种局面,责任全都在卢象升一人! 崇祯早就有了换帅的打算,只不过有杨嗣昌的劝谏忍住了。 随着清军蹂躏京师周遭,又让他坐不住了。 目前他说这话就是在给撤卢象升做准备,然后示意下面的人赶快提这个建议,朕好准许。 杨嗣昌倒是接到了卢象升战死的情况,此时并没有说出真相。 他心里反倒是想着要罗织证据,污蔑卢象升逗留不前,怯而不战的罪状。 以此来警告那些想要像卢象升靠近的官员。 杨嗣昌并不是想要帮清军,而是为了坚定的执行他“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朝中谁敢阻拦,都必须得付出代价来,你们只能选择且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听我的。 类似于杨嗣昌的这种操作,一点都不新鲜,到了清军入关,南明建立的时候,更加的明显。 外敌暂且不管,朝中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策略,那就得是我说的战略。 谁敢阻拦,宁愿放着外敌不管,也得先搞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