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李过吐出嘴里的野草,他觉得把儿子留在贺今朝这里是对的。 至少能过上几年正常人的生活。 几年之后,本事学到了,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将来若是叔父能用得上。 算了。 李过也懒得多想,至少他觉得自家叔父是没资本跟贺今朝争天下的。 或者万一再败了,能不能顺利脱身,连李过都没有信心了。 留在贺今朝这里倒是会更加安全,也不会被人认为是拖油瓶。 “你去问问能不能一起玩,若是今后在此学习,怕是没什么闲玩的机会。” 李来亨站起身来刚想跑,又郑重的道: “爹,你放心,我指定好好学,学一身本事,将来去帮二爷爷。” “帮不帮的放一边,先把本事学到手,是自己的本事才行。” “好,我记住了。” “玩去吧。” 李过那阵子一直都是心惊胆战的状态,背后时刻有官军追缴。 被打的只剩下十八人,可想而知,败的有多惨。 如今李过在贺今朝的地盘待着,总是一副轻松的样子。 环境就是这样。 周遭的百姓也没有那种心惊胆战的情绪传染给他,纵然还有些家长里短的糟心事,但总归是奔着好日子走的。 他们不用担心饿肚子,也不用担心有其他流寇来祸害他们。 最重要是不用给大明官府交赋税,也不用被明军给欺负喽。 贺大帅治下的吏员,也不敢随意欺辱百姓。 可以说,他们现在总算是活的像个人。 如此行径才让一直在外厮杀的李过,觉得自己能够在此感到放松的原因。 这便是拥有自己地盘的好处,不用时时刻刻紧绷着神经。 稍有风吹草动,就得握刀,时刻准备厮杀。 李过突然愣了一下神,武大定所说的耕与教,都是纸面上的说法。 可能把这一套实行下去,靠的是贺今朝强悍的兵力。 否则他早就被大明官军给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什么耕与教,全都是屁话。 就如同闯王一样,没有相应的实力,想要复刻贺今朝的手段,犹如水中月镜中花。 李过又看了看远处撒尿的武大定,贺今朝对外宣称有十万雄兵,该不会是真的吧? 占据三省之地,以贺今朝的威望,纵然他拉出百万人马,李过都不觉得奇怪。 但这种事,李过也不好打听。 相比于其他各地,贺今朝推出的租田十年五五分,然后可以优先购买属于自己的田地,不能流转,极为吸引人。 但是这与大明相比,都不叫什么重税了。 如此稳定发展,谁能不投靠贺大帅? 李过又想了想李岩的计策,均田免赋前期倒是可以,裹挟大批百姓去吃高门大户的粮食。 可军队也就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援了,只能靠着不断的抢掠。 关键是官军也越打越精锐了,想要大规模抢掠,当真是越发的困难了。 在贺今朝这里待的越久,李过就觉得自家叔父“李闯王”前途无亮! 怎么比啊? 差距过大,贺今朝这些年不声不响的攒下如此大的家底。 可己方就完完全全的损失殆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