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匪贺今朝一动不动,一副缺粮,像是在应付旱灾的迹象。 但是他外甥李定国可是率兵囤聚在四川,说不准就能一锅端了督师杨嗣昌。 中原各地大乱,这些人都在争相啃食大明壮大,辽东的皇太极也想与贺今朝一样稳坐钓鱼吗? 不,他也想要来分一杯羹!” “舅舅的意思是?”吴三桂面露疑色。 “这只不过是他的一次试探性进攻,接下来皇太极便会围绕着宁锦防线,大举进攻的。” 不得不说祖大寿盘踞辽东这么多年,眼光还是有的。 现在说一句祖大寿冠绝明将之上当属第一也不为过,当然崇祯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而这一点也正是目前吴三桂所欠缺的。 “舅舅,那得赶快向朝廷叫援军,莫要等到清兵到了城外,再叫支援,可就晚了。” “援兵?”祖大寿哼了一声: “金国凤刚刚打了大胜仗,清军狼狈退走,我就向朝廷要援兵。 以皇宫里坐着的那位皇帝的性子,他指定不会相信的,更不会派人来的。” “可是洪承畴在蓟镇等地坐镇,拥兵几十万人呢,皇帝不懂,他定然能懂。” 吴三桂心思也有些急切,纵然他觉得皇帝不信任他们辽东军将,可此时也并不是很想剃发降清。 毕竟以他跟祖大寿的关系,很多旧人都给他写信劝降。 作为祖大寿重点培养的辽东将门接班人,自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但对于辽东将门而言,最好的局面就是稳住现在的状态。 “几十万人马?” 祖大寿对此更是表示不屑,洪承畴的手段都是他玩剩下的。 报给皇帝的数目,不过是为了多要些军饷,实际人数能有三成就算良心了。 在这三成当中,又有三成敢战精锐士卒,祖大寿便觉得是洪承畴治军有方了。 再加上洪承畴的基本盘已经丢了,他上哪里去搞粮饷? 唯有向辽东将门学习,不断的向朝廷开口讨要。 “舅舅这是何意?” “傻小子,如今中原有流寇,西北有锤匪,杨嗣昌剿匪不利,洪承畴依旧没有动窝。 洪承畴手握重兵,说的好听是为了防备清军再次入关,可皇帝让他驻扎在此地。 还不是为了防备我祖大寿投降鞑子,留的一手牌?” 吴三桂极为震惊,他没想到皇帝忌惮舅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可是靖辽侯吴国俊不也驻扎在蓟镇,何须用得着洪承畴呢?” “皇帝不会打仗,只是觉得兵越多越好,也更安心。” 祖大寿背着手看着地图: “如今天下大乱,连辽东皇太极都在主动挑事,偏偏占据三省之地的贺今朝什么动静都没有。 让人下意识的觉得没有他这号人,我看他是想要看几虎相争的戏码。 然后谁败了,就打谁,真是好响亮的算盘呐,都崩到辽东来了!” 吴三桂对于锤匪的了解不深。 但他知道靖辽侯吴国俊的第一笔政治前途,当真是靠着贺今朝得来的。 此人或许是个可以合作的对象。 “舅舅,此人虎踞三省之地,六镇精兵尽在他手,如此大乱之下能保持清醒,其志不小。 我们辽东军将连清军都不是对手,你如何能绞杀屡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