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贺今朝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李定国便能宣告灭清即将取得全面的胜利,接下来就要着手对朝鲜进行改革。 至于日本,郑森等人攻破台湾,重新纳入中原政权的统治当中后,受到了当地移民百姓的热烈欢迎。 毕竟当初福建闹了灾荒,多是被郑芝龙给移居过去的,可无法避免的同本地人有了利益争执。 他们热切盼望着郑芝龙等帮他们当家作主。 但事实却是,大夏吏员根据土地多寡进行了整治,哪一头都没偏。 解决了闹事的头目以及巨大土地拥有者分配田地后,台湾便很难再有什么叛乱。 郑芝龙在日本率部强行登陆后,毫不客气的揍了几个大名,按照大夏的政策,对于普通百姓分润田地,拉拢了几个大名,对周遭进行征战。 同时成为大夏商品倾销,以及原料收购地。 想要闭关锁国,直接大炮给你轰开了。 确实让日本幕府提前感受到了列强的坚船利炮。 再加上德川幕府先前因为大夏的经济封锁,发生了财政危机。 不断将财政负担转移到大名头上,大名又将负担转移到武士头上。 结果武士的禄米被克扣、缩减,数量众多的中下级武士沦为赤贫,艰难度日。 随着贸易的大规模进行。 武士这个时候已经有些落寞,随着贸易的崛起,多是商人获利。 跟着郑芝龙的日本商人积聚了大量财富。 贫穷的武士和缺钱的大名往往找商人借钱。 甚至有不少武士成了商人的养子,匍匐在金钱脚下,威风扫地。 针对这种情况,郑芝龙对贺今朝做了详细的汇报。 等他正在日本征战的时候,得到了贺今朝的回复,同时也带来了几十个精通日文的吏员。 大夏吏员们通过郑芝龙、商人的牵线搭桥,同下层武士联合在一起,发出推翻德川幕府统治的运动。 反正德川幕府没钱给你们下发,还给他们效命做什么? 不如来投靠大夏,重回富贵的生活。 这不过是按照计划砍在武士阶级的第一刀罢了。 待到朝鲜战事腾出手来,朝廷就能加大对日本的增兵。 抓住的日本俘虏挑出一部分能打内战的,其余大部分都用船只运输到了辽东进行修路,光靠着擒获鞑清的俘虏,想要建设辽东,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在辽东除了种土豆之外,还要种植花生以及新找到的抗寒水稻,以此来保证辽东能够得到有效的粮食作物产出。 对于劳力的所缺,不得不通过航海路线抓过来许多奴隶。 光靠着战俘,那严寒的天气,根本就不够用。 否则就算海运运输粮食,到了辽东内部,损耗也极大。 除了抢掠奴隶之外,还鼓励大夏百姓迁徙关外进行耕种的土地亩数,适当放开一些。 就辽东那么大的地盘,实在是有些地广人稀,也不好奔着沙俄等方向作为有利的后勤保障支撑。 海禁没有断绝,大航海带来的好处与坏处皆是明显的很。 繁荣的地方越发繁荣,江南人口止不住的增多。 反观西北等地区,小冰河的影响依旧没有消除,老秦人背井离乡多数当兵作战,渴望通过军功扬名立万。 税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