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培养出一个擅长演戏的利己主义者,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东汉末年发生了大旱灾,粮食绝收,曹操下达了禁酒令。 汉代的酒主要是以粮食酿造,灾情最重的是青州,即是孔融曾经管理过的北海地区。 一开始他做的不错,设立学校,表显儒术,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但是他打仗不行,孔融被黄巾管亥所围后情势紧急,于是派太史慈向平原相刘备求救。 三国演义波莫娜也看过,那个爱哭的刘备也是个很狡猾的人,他在曹操下了禁酒令后也在自己的封地下了禁酒令。 曹操推行禁酒令与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发生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争论。 曹操说:饮酒丧德,为正世风,所以要禁酒。 孔融说:古圣贤喜欢喝酒的多了去了,譬如帝尧千钟不醉,建立太平天下;孔子百觚不倒,才能称作圣人;刘邦醉斩白蛇起事;樊哙醉解鸿门之厄;等等。 曹操又说:很多当政者都是误在酒上,譬如夏桀、商纣都是因为好酒而丢了天下。 孔融又说:夏桀、商纣还因为妇人丢天下,那你是不是还要禁止人们结婚呢?其实你禁酒的真正用意,不过是吝惜粮食罢了。 于是曹操无话可说。 一个利己主义者往往有高智商,孔融多么擅长辩论,可是他忘了,老百姓快饿死了,军队也没有足够的粮食进行征战。 当时战事不断,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在这样一个极端的环境下,他有酒喝了,其他人没有粮食吃了,也许他并不是那么爱喝酒,反对禁酒令是为了打压政敌曹操,可是他的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他是出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为别人着想,即便有一天着火了,他也会说别人家着火和他有什么关系这种话来。 如果大火蔓延,烧到他家了,他大喊救火,别人也是用“你家着火和我有什么关系”回答,这火就别灭了。 伦敦大火是发生在大瘟疫之后,当时伦敦居民能跑的都跑了,而且烧毁的房子绝大多数是以前黑死病人住过的,没人愿意接近,大火才烧了小半个伦敦,如果不是后来有人重建,伦敦已经变成废墟了,哪有今日光彩照人的样子。 曹操的禁酒令最终没有推行下去,有太多“文人”公开以大吵大闹的方式来进行反对了,中国古代一直有文武之争,西方则是信仰问题,肯尼迪是美国唯一当选的天主教总统,天主教和新教曾经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以为美国文化就是汽车、西部牛仔还有摩天大楼,真正的美国存在枪支泛滥和酗酒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禁酒令也是为了解决“酗酒”而颁布的。 “聪明人”只看日神的一面,不看酒神的一面,如果不是因为需要中国作为竞争对手,保持西方文明进步的活力,她真的一点也不想管这些事。 这就和张涛为了生存问题,不得不和西方人坐下来谈判一个道理。 爱尔兰丘比特帕麦斯顿和孔融一样,他是外交大臣,却插手海军军舰的事。 外交官的议定书是很有用的,但是装备精良的重型炮舰是再好不过的和平保卫者。 他让军舰到处树敌,让英国外交处于完全被动,最后被“光荣孤立”了,到了一百多年后也没有改善。他当时为了引起党派的信任,不顾群众的反对绞杀了一只偷羊贼,照着波莫娜来看,他才是最该被绞死的那个。 安禄山也是一个偷羊贼,节度使有执行军民法律的权力,偷羊在唐代似乎是很重的罪,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