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谨慎同样是连环杀手需要的品质。 至于学习欧美模式的东方国家,比如日本,他们没有选择沉默中爆发的路,而是走向了灭亡。不论国家如何刺激经济都没用,人已经失去活力了,男人对活着的女性不再感兴趣,成家的意愿更少了。 不能用经济手段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伦理,虽然有人觉得金钱是万能的,比万灵药还要有效。 那一个世界时间前进的速度快,毁灭得也快,反正拿破仑死亡时就会重置,偶尔会有新的“变量”进来,但总体变化都不大,没有哪一个像波莫纳那样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个最终囚禁他至死的朗伍德天气比英格兰还要多雾潮湿,驻扎在那里的英国人也那么觉得。倘若他们拨开那层迷雾,就会发现他们觉得呆着无聊、虚度光阴的热带小岛其实是地球上最后的伊甸园,印尼爆发的火山灰让整个地球都降温了,只有热带还能保持温暖,1816年更是一个无夏之年。 当时全球都没吃的了,别想靠花钱买到粮食,拿破仑的饮食却可以得到保障,其他人跟着他一起当囚徒的不愁衣食,和那些饥寒交迫的自由人相比他们多么悠闲。 退役了就该过舒服日子,喝着果子露在海边晒太阳,偶尔还能下海游泳,这不就跟21世纪的人度假时干的一样? 至于海的那边世界末日的光景关他何事?他已经在退位诏书上签字了,还是很多人协迫他签的,斯图亚特王朝躲避瘟疫逃亡温莎引来多少人的谩骂,波拿巴的离开却是所有人允许的。 有人当犯人,只要求给烟。 法国人通常都是要漂亮女人。 对拿破仑·波拿巴来说这女人如果是英国的就简直完美。 在19世纪末就有两个英国女人差点迷失在凡尔赛,她们都是女老师。 有些事听起来完全不可能,让人难以置信,但当代人不总是爱信一些后人,甚至前人看来荒谬的事。 当代人拿在手里的纸币是不能让19世纪的士兵接受的,为了弄到金币,内森·罗斯柴尔德废了多大的劲讷。 不容易啊,花了那么多年时间才训练得人们相信纸就是钱。 二战前的德国马克也被家庭主妇当成燃料来烧,成捆的纸币可能还换不回等重的煤。 用纸币揩屁股也可以,只要不嫌它脏就行,反正它换不回卫生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