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经验,她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得挑衅过费力维,最终被这位决斗冠军以要解除肖像诅咒为借口回绝了。 时间既像是年轮,一圈又一圈得周而复始,又像是箭矢,一去不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时间叠加就像是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每添加一根我们就增长了一岁。 但这种认知在魔法世界遭到了挑战,正常人不吃不喝3天就很危险了,更何况一个月、一年,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都是魔法,毕竟让学生变成肖像画和石化成雕塑似的都是魔法造成的。 接着就是耗子活九年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这是魔法世界,直到有个人“蓬”得一声跳出来,大声说这是不合情理的。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天空和大地都脉动着节奏,清晨有小鸟啼叫,晚上有此起彼伏的虫鸣,一年四季的变化都是被我们熟知的,但这些都是通过视觉、听觉所感知的,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感觉这种脉动呢? 在巧克力蛙画片上有个叫邹衍的炼金术士,他将一节竹子放在泥土里,当大地开始变得温暖,就会形成一股气,吹响那个管子。 就像一个冻僵的人,逐渐变得温暖、能感觉到他血管里的血液在流动,对于天地来说则是融化的雪水,还有吐绿的枝芽,泥土之下因为寒冷而结成团的蚯蚓散开,开始在地下活动了。 不久之后,冬眠的动物们也会苏醒,漫长的冬天耗尽了它们储备的脂肪,它们饿极了,不过人可不会像冬眠的动物那样,通过“假死”般的睡眠减少能量消耗。 生死水常被当成是强效安眠药,喝了它就会陷入沉睡中。可要是童话里的公主在喝了生死水后,容颜随着时间叠加而衰老,还会有路过的巫师王子,多年后在嘴唇上涂上振奋药剂,将她吻醒么? 死亡往往伴随着腐败,不论是多么美的公主也会变成骷髅。 而活着,则会随着生物周期与时间叠加,经历初生、壮年和衰老。 公主并没有因为饮用了生死水变成油画颜料,又或者是雕塑,所以是什么让她保持了这种状态呢? 魔药课上总会要求学生们顺时针搅拌、逆时针搅拌,反正横竖都是搅拌,分什么顺时针、逆时针呢?化学课上只要求沿着一个方向搅拌就可以了。 当然,也许会有化学老师强行要求,扯出地球磁场之类的科学依据。但也有可能是老师省麻烦,避免有人会有人突发创意,不按照书上写的那么操作,随心所欲得搅拌。 照着魔药教材上的标准操作,生死水要首先顺时针搅拌十次,再逆时针搅拌十次,就像将时钟来回拨转。 生物钟的工作机制是非常有趣的,在一个有着多种不同节奏的系统里,存在着数千种互相联系的化学组成,最终形成了一个最佳的运行同步状态,就像深海里的鲑鱼,每年都会沿着淡水河流去固定的地方产卵。 没人教过它们,它们的父母在产下鱼卵后就死了,不会再回大海,等这些小鱼从卵里孵化出来,又会沿着那条河流回到大海,等有天它们也长大了,继续父母的“旅行”。 真正让人感到困扰的,可能是汲取营养对维持生命的决定作用,食物的采集和生产一直是人类历史舞台剧上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时间问题平庸又不可回避的一面。 每当鲑鱼巡游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守在它们的必经之路上。随着夏天渐渐逝去,棕熊们要开始为冬眠储存脂肪了,大量的鱼群到来能让棕熊储存足够的能量安然过冬。 有时鱼的运气不够好,下雪让水变得寒冷,不适合它们游动,这样熊就能轻易捕捉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