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唠嗑。 老头对李臣说:“我考考你,你背一首关于过年的诗。” 李臣张嘴就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老头鼓掌:“好!好孩子,咱们爷几个把春联贴上吧,刚在集上买的,现在都是印刷的了,不像以前,都是找老先生用毛笔现写的。” 李臣说:“爷爷,我就能写。” 老头说:“二小子,笔墨纸砚伺候。” 楼下小卖部就有红纸,毛笔墨汁家里有,安排停当,李臣悬腕在裁剪好的红纸上写下春联,写的颜体字,笔锋略显单薄幼稚,但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春联写的是“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披是“吉祥如意。” 词儿是俗了点,但老人家喜欢。 厨房里,老太太和大姐两人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杜丽比她俩还利索,到底是饭店里干活的,厨房里的业务没人能赢过她,光是双刀剁肉馅的绝技就把这娘俩比下去了。 娘俩交换一下目光,意味深长。 …… 就在同一个小区的十七号楼,向家也在预备年夜饭,他们家可就差远了,从老两口到小女儿,再到外孙女,没一个擅长厨艺。 去年春节时,向沫还在人世,所有的菜都是她一个人做,现在会做菜的人没了,其他人只能硬着头皮上。 向冰系着围裙,像模像样的准备做菜,可是煤气灶突然打不着火了,也不知道哪里出了毛病。 难道除夕夜就只能吃泡面么? 好在向东鸣是工程师出身,修理个煤气灶小菜一碟,老人家打着手电慢条斯理的修着,向冰打算去超市买点蔬菜应付一下,打开门就看到对面邻居上楼来,拎着满满当当的购物袋。 “黄师傅,过年好。”向冰打了个招呼,“老板娘呢?” “她们返乡了,就我一个人。”老黄说。 向冰眼珠一转,老黄是个厨子,何不请他来家做饭,大不了请他一起吃团圆饭呗。 “不如你到我们家凑合一顿得了。”向冰立刻发出邀请。 “不好吧?”易冷只象征性的客气了一下,就被向冰拉进了门。 向工夫妇对这位邻居早已熟悉,虽然觉得不好,倒也不算排斥,向冰说老黄厨艺了得,咱们今天就尝尝他的手艺,说着把围裙帮易冷系上了。 小姨子是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易暖暖也很开心黄叔叔能来家里一起过年,易冷检查了一下家里的备菜,又回对门拿了一堆调料和配菜来,帮老丈人修好煤气灶,这就开始做年夜饭。 他不需要人帮手,厨房是北向阳台,空间很小,容不下两个人闪转腾挪。 饭店厨师在家里做菜,属于大材小用,家里煤气灶火力不足,只能慢慢来,易冷做的很认真,他等这一天等了十五年,没想到等来的时候,妻子已经不在,而自己也是以邻居而不是女婿的身份登门。 锅碗瓢盆,煎炒烹炸,易冷甚至还炸了一锅丸子。 大菜不停上桌,摆在中央的是一条鱼,象征连年有余,平日里老人家做菜很粗糙,鱼是鱼肉是肉,没有配菜做装饰,而易冷不仅做的色香味俱全,还用瓜皮搞了一个小小的雕刻。. 向冰站在椅子上,用手机俯拍了一张全景图,准备ps之后发到朋友圈炫耀。 “女孩子不会做饭,也不嫌丢人。”向工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