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并未对武书记定的规章制度提出质疑和修改,反而强调要严格遵守。 “谁也不能搞特殊化,我离开公司要向武书记报备,同样,武书记出去也要向我报备……报销流程也一样,没有武书记和我的签字,就不能报销。” “为了强化纪律,我建议把纪检组建设起来,先不设书记,等等看,看有合适的人提拔起来。”易冷说,“我在省国资委的时候,纪检组的小朱不错,我建议借过来用用,还有个小管,写材料有一套,咱们少不了会写材料的人啊。” 这些合理提议,班子成员不可能不支持。 武庆山也没在短期内把个人威信建立起来,形成攻守同盟,就算他反对,别人也不跟,还不如做个好人。 朱正举和管宓接到通知的时候欣喜万分,也感动万分,黄主任没忘了我们,跟着这样重情重义的领导,有奔头。 虽然从省政府下到国企里工作,但只是借用,公务员身份还留着,还能解决级别问题,管宓梦寐以求的副科,过来直接就搞定了。 易冷又干了一件大事,准确地说是他之前插秧,现在收获,海军退役了三艘037猎潜艇,统一交给江东造船厂处理,是整修出口还是报废拆废钢,都随你们。 这可是天大的面子,武庆山虽然也和部队有些关系,但那是陆军,海军他一个不认识,人家海军首长来了,都只认黄皮虎,对他这个书记客气归客气,有事儿根本不找他。 反而是黄皮虎格外尊重武书记,对谁都夸武庆山的好,李云龙和赵刚的烂梗也每次都说,搞得武庆山都怀疑两人是不是李赵转世。 接待完海军首长后,多喝了几杯的武庆山对易冷说:“老黄,你相信有李赵那样的搭档么?” 易冷说:“当然相信,太多了,刘邓,林聂都是,关系是处出来的,书记和主官,从来不是父父子子那一套,而是兄弟,这样才能成事。” 武庆山说:“我爷爷武长青当年是江东纵队的司令员,他搭档的政委叫叶雪峰,他俩就是活生生的李云龙和赵刚。” 易冷终于明白为啥武庆山总用这个烂梗了。 “武书记,咱们就是新一代的武长青和叶雪峰!”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两人没啥友谊基础,只有利益冲突,但是不管控冲突放任厮杀的话,两人都不会有好结果,赢了也落一个不会团结同事的话柄,还不如精诚团结,一个开拓业务,一个管好家里,有了功劳大家分,一把手不吃独食,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选择了合作,公司里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然也辨别了风向,一窝蜂倒向黄总。 黄总任人唯亲,只有信得过的才重用,单位虽然现在规模不大,但是吞并两船之后会成为五万人的巨型企业,搁过去赶得上一个纵队的人数了。 这也是易冷头回管理这么多的人,之前他最多管过小分队十几个人,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并没有,当了官才明白不是那么好干的。 以前当小兵的时候拼死拼活,任劳任怨,可是升迁很慢,领导总觉得自己是刺头,不待见,现在自己当了领导,终于知道咋回事了。 当领导的日理万机,很难留意到那些在一线苦干的人,这些人往往也不会请示汇报,甚至路上遇到领导还躲着走,反而是那些不怎么会干活,但是勤汇报的人会让领导注意到,再表个忠心,逢年过年送个礼,领导当然先提拔人家。 又能干,又会请示汇报的人属于凤毛麟角,这种人不出头才怪,陆天明、秦德昌、高明,都是这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