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反而,写非所写,不过是好似将好友们请到纸上,打声招呼,说些故事罢了。” 那车夫突然说道:“又携书剑两茫茫。” 车厢内老人诧异不已,那车夫不该有此雅言才对,轻轻放下孩子,掀开帘子。 那年轻车夫转过头,问道:“老爷这是?” 老人笑问道:“为何有‘又携书剑两茫茫’此语?” 车夫愣道:“老爷说甚?” 老人哑然,笑道没什么,退回车厢,只当是自己的错觉。 而那个粗鄙不识字的车夫,没来由多出一个念头,找那陈灵均去? 下一刻,车夫又浑然忘记此事。 木衣山上,在裴钱和李槐登船之时,纳兰祖师就收起了山河画卷,陷入沉思。 男子遂愿说道:“一脉相承。有其师必有其徒,有其徒必有其师。” 女子称心亦是点头。 片刻之后,老修士打算再看看,所以重新施展神通,咦了一声,那俩孩子身边,怎的多出一头金丹境小狐魅了? 然后不知为何,那幅画卷自行模糊起来。 那对神仙眷侣面面相觑。 纳兰老祖师笑着收起神通。 摇曳河畔的茶摊那边。 客人依稀,准备打烊了。 掌柜取出两片羽毛,分别来自文武两雀。 他与那趴在桌上打盹的年轻伙计说道:“有事情做了。” 一位年轻女子突然现身落座,“劝你们别做。” ———— 夜幕中,李槐走在裴钱身边,小声说道:“裴钱,你教我拳法吧?” 裴钱欲言又止,神色古怪。她这趟远游,其中拜访狮子峰,就是挨拳头去的。 裴钱犹豫了半天,还是摇头道:“学拳太苦。” 停顿片刻,然后裴钱补充了一句,“何况我也不会教拳。” 李槐反而有些开心,笑道:“我学什么都贼慢贼慢,你不会教拳更好,学拳不成,我不伤心,你也不用担心误人子弟啥的。换成是陈平安,我就不学,他那性子,一旦教拳,我想偷懒都不成……裴钱,我只是实话实说,你不许生气啊。” 裴钱思量一番,说道:“我师父那两个拳桩,你不是比我更早看到?又不难学,你应该会的。” 李槐悻悻然道:“我只是胡乱学了个‘千秋’睡桩,其实陈平安说了啥,我都没记住,只当自己是学了。六步走桩和剑炉立桩,我就更不敢学了,怕被李宝瓶他们笑话。” 裴钱摇头道:“我不教拳。我自己都不会什么拳法。” 李槐说道:“你会啊!不是刚刚与薛河神问拳了吗?” 裴钱只是不答应。 我的拳法,拳落何处。 裴钱抬头看了眼天幕。 而大地之上,四周唧唧夜虫声。 ———— 青鸾国白云观外边不远处,一个远游至此的老僧,租赁了间院子,每天都会煮汤喝,明明是素菜锅,竟有鸡汤滋味。 所以得了个鸡汤和尚的绰号。 不解签,只看手相。偶尔算命,更多为人解惑。每次一两银子,进门就得给钱,解惑不满意,一样不还钱。 这天有个读书人登门,问自己能否考取功名。 老和尚看过了读书人的手相,摇摇头。 读书人先是失望,继而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