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地仙之祖,同样是人族修士出身,她更是远古天庭的天上明月共主。 双方分别执掌一座接引地仙登高成神的飞升台。 而这两位对待作为故乡的人间大地,始终报以善意。 他们与仙簪城那枚道簪最早的主人,还有早年身为落宝滩碧霄洞洞主的老观主,算是同一个辈分的修道之人。 小陌比这几位,修行都要稍晚些,道龄稍小。 “寤寐者”,是梦境之主,让神灵之外的一切有灵众生,尤其是开始登山的修道之士,很容易就陷入颠倒梦想,继而生出心魔。 “无言者”,拥有一门“止语”神通,故而又名“心声者”。修道之人的心声言语,纯粹武夫的聚音成线,相传都来源于此。 “复刻者”,造就出无数摹本日月和山河秘境,所以又名“想象者”或是“铸造者”。 雷部诸司之主。 “布局者”,火神麾下,负责所有神灵尸骸的安置。 “拨乱者”,水神麾下,执掌光阴长河的流转有序。 最后还有一尊高位神灵,不管是中土文庙,西方佛国,青冥天下的白玉京,还是剑气长城的避暑行宫,后世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有使用任何称呼,就像一种遥遥礼敬。 远古五至高。 天庭共主,持剑者,披甲者,火神,水神。 之后便是十二高位。 那位唯一的“不记名”之外,分别有行刑者,独目者,寤寐者,心声者,复刻者,回响者,雷部诸司之主,布局者,拨乱者,再加上两位男女地仙之祖。 此外。 封姨,远古风神之一。 雨师,那个家乡窑工。 至于大骊京城那个当老车夫的,神位要略低些,与前者类似六部侍郎和郎官的差别,但是后者虽然“官身”稍低,但是神职显赫,权柄极大,因为老车夫是旧天庭雷部诸司之一的主官神灵。 陈平安先后两次,分别从袖中捻出三炷香,朝两尊神像敬香。 其中一位,于天地有灵众生有莫大功德。另外一位,于陈平安自己有大恩。 老话说吃亏是福,是教人向善。 吃苦就是吃苦,只会越吃越苦。 有些不堪言说的苦难,当一个人好不容易熬过去了,自己默默消受着就是了,别与正在吃苦的旁人说什么轻巧话了,那是作妖作怪。 走出大殿,绕过石碑,打开大门。 双眸湛然,视野开阔,天清地明。 今年桐叶洲,小雪时节,就下了几场鹅毛大雪,异常天寒地冻,山上仙府家家户户,开门雪满山,人间处处厚雪压枝,碎玉声此起彼伏。不曾想真正等到了大雪时节,反而只是下了一场敷衍了事的雨夹雪。 仙都山青萍、谪仙双峰并峙,作为祖山和主峰的青萍峰,山巅扶摇坪,也是下宗祖师堂选址所在。 而次峰谪仙峰,山脚有条青衣河,岸边有落宝滩,与那老观主的碧霄洞落宝滩,自然并无渊源,崔东山就只是拿来讨个好彩头,希冀着将来的下宗修士,入山访仙也好,下山历练也罢,宝物机缘如雨落,纷纷落袋为安。此峰山顶的扫花台,则已经被隋右边一眼相中,她开辟为一处修道之地。 此外仙都山还有一座稍矮的支脉山头,旁逸而出,被崔东山取名为密雪峰,山崖裸露极多,皆玉白色,会有五六十座府邸依山而建。 目前只有一座宅子,勉强有点仙府的样子,是崔东山专门为自己先生准备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