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为什么他会对自己的慢速乐章有想法?难不成是因为自己这一首作品弹的非常慢?还是情绪给到了? 又或者,是慢速乐章跟其他没有被圈起来的快速乐章,有一个明显的反差? 反差在哪里呢? 傅调完全一无所知。 其实很简单,傅调现在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肖邦的感觉。 傅调对于肖邦的演奏,或者说对于古典音乐的演奏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精通。 如果用武功来比喻的话,其实非常清晰。 傅调现在就是那种武道流,一力破万法,直接一拳破天,我管你三七二十一。 所有的技术,技巧,音乐性我全部都可以达到,完成。 不说能够世界第一,最起码也算得上是这个世界一流的那些演奏家。 但是,现在的比赛并不是单纯的比拼外力的比赛,而是一个比拼内力的比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这类比赛其实还简单一点点,这类比赛只需要你演奏出肖邦的感觉,能够将肖邦的感觉诠释的淋漓尽致那么便可以,最好还能够有那么一点点你自己的想法。 这个作曲家的感觉,便是内力,便是功法,你要对路子,那么你就算只有六分的外力,同样能够发挥出八分的实力。 而傅调在这种比赛上则是用十分的外力,展现出八分的实力。 那么其他的综合类比赛,是不是就是比较简单了,比较适合傅调了呢? 其实也不是。 其他的综合类比赛,就比如说和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差不多名气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 虽然说这个比赛并没有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那么的商业化,出名,但是其中的选手实力绝对不差。 这一场比赛主要是为了纪念漂亮国钢琴家范·克莱本而创立,在这一场比赛上,你所需要演奏的作品特别的杂,你需要能够精通各种各样钢琴家的作品,并且还需要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题材。 组委会那边给你一首作品只有一周的时间让你去解决,一周后,直接演奏一首全新的作品。 你不仅需要按照原速演奏出这一首作品的全部,你还需要将这一首作品作曲家的那种感觉演奏出来。 所需要的内力就更加的杂乱,甚至说你必须能够汲取百家之长。 傅调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技术强行碾压过部分作品,但是终究没有办法和那些学会并且理解作曲家本人风格的演奏者对抗。 太过于吃亏! 并且说句不好听的,现代钢琴教育都已经发展了差不多几百年,教育法的演变都和一百多年前完全不一样,早就不是那种纯粹靠硬实力便可以直接碾压过所有作品的时代。 如果傅调想要通过现在的水平拿下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基本上等同于痴人说梦。 甚至说,你如果想要第二轮进入第三轮,都非常的困难。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六十分的选手,演奏八十分的作品,而是八十分的选手,演奏九十分的作品! 你就算各种各样水平实力能够碾压过去,又有什么用呢? 一百分打出的八十分,不管再怎么算,都不可能比九十分高。 只是可惜,傅调目前还是完全不知道这一点。 一个你怎么都想不到的领域,不管你再怎么纠结,都不会纠结出什么东西。 他目前只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