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汉宫那些事儿> 第六十六回(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回(上)(2 / 3)

多女人也没谁敢打这只玉佩的主意,却是你开口就要它。”

“这么珍贵的东西,陛下当时可以不给臣妾啊。”

“谁让朕第一眼就喜欢上你了呢,还一直喜欢到了现在。”

最平常不过的情话,此时落在耳中,竟有几千斤重似的,饶是在她这般年纪,听到这样的话也是喜悦异常。

皇帝留在漪兰殿用了晚膳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王娡陪着又说了一会儿闲话,才服侍皇帝沐浴梳洗了,便一同到榻上就寝。

这晚皇帝并没有想行那事的意思,两个人只并排躺在榻上,手牵着手,有一搭无一搭说着话。渐渐地就听见皇帝沉重的呼吸声,王娡不敢惊动,依旧握着皇帝的手,听着他睡熟的鼾声,她知道他在她这里是放松的,这也是她最喜悦的。

翌日,皇帝早早就醒了,轻手轻脚下了榻,王娡还熟睡着,有宫女赶上来服侍,皇帝也示意她们噤声,不要吵醒了她。

东方日渐初,天际间隐隐一道红光。皇帝闭目呼吸一瞬,睁开眼活动了一下身体,寻着小径向花园方向漫步。晨光里各色花朵都舒展了筋骨,同天地少阳之气一道抖擞精神,令皇帝倍感愉悦。

蓦地眼前一亮,皇帝瞧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在练剑,便隐在树后偷偷观察。见他步法扎实,剑法有序,如行云流水,心下暗自赞赏,细瞧模样,才发觉这个小男孩竟是刘彘,也就是他第十个儿子。

刘彘舞完剑后,便拿起一卷简牍,只扫了两眼,便摇头晃脑背了起来,“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一口气,背了许多,到某些关口,停下来反复吟咏思索,不解处轻轻摇头,又继续背下去。

皇帝放重脚步走过去,刘彘转身,有几分惊喜,笑着跑过来,这时才像个孩子,“父皇,您怎么来了?”

皇帝摸着刘彘的小脑瓜,笑得很慈祥,“父皇来看你啊,想父皇了没有?”

刘彘回答得干脆,“想了。”

皇帝又笑道:“朕刚才看你在那练剑来着,练得不错,是谁让你这么早起来练的?”

刘彘道:“没人要求儿子,是儿子自己要起来的。”

皇帝更加赞赏,“哦?你小小年纪就这么刻苦,不觉得累吗?”

刘彘沉稳答道:“皇儿已经六岁了,不是小孩子了,再不勤奋用功,等老了就迟了。”

皇帝不禁大笑起来,“一个六岁的小孩竟在朕跟前说老了的话,你知道朕今年多大了吗?”

刘彘不假思索,“当然知道,父皇今年三十九岁了。”

皇帝继续笑着问道:“那朕是不是很老了?”

刘彘摇头道:“父皇一点儿都不老,父皇平定了吴楚七国叛乱,带领大汉朝蒸蒸日上,这是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父皇的精神永远年轻,怎么会老呢?”

皇帝仰天一笑,继而说道:“说得好!”

又见刘彘脸上忽有愁容,因问道:“怎么这一会儿的功夫就变脸了,有什么愁烦事吗?”

刘彘定定道:“皇儿刚才想到父皇已经创下丰功伟业,皇儿却还一事无成,任时光蹉跎,怎么能不愁愧呢!”

皇帝敛住笑容,定睛打量眼前这个小孩,见他气宇轩昂,仪表不凡,尤其身上那种镇静的力量,在大人身上都少见,遑论一个小孩乎?

皇帝又问道:“你担心时光蹉跎,那你想做什么事情?”

刘彘神气内敛,豪气冲天,“皇儿要平南越、征匈奴,也想像父皇一样开创一番丰功伟绩,让大汉传世万代,屹立东方不倒!”

这几句话虽出自一个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