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穿着你厂里的衣服,在路边做做宣传就行。” “对了,还得记得把价格标上,可以适当搞些优惠活动,怎么个优惠法让哥给你参考参考。” “在不亏钱的情况下先走量,就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也可以划分好各种不同的价格区间优惠……” 姜娟这主意就是接地气, 老百姓才是消费主力军。但凡能有点优惠,谁家都能买得起。 姜立国心里头盘算着这主意挺不错的,但同时也担心一个问题。 “我那些个衣服,小年轻可能看不上,我还接受不了他们那大胆的衣服款式。” 姜立国能接受新兴潮流,但能接受的不多。 这点姜娟还不觉得是该操心的地方,“爸,小年轻手里能有几个钱?” “你的衣服经久耐穿,识货的还是掌握财政大权的那一批人,比如看我妈,我妈看不上的东西,能进我们家门吗?” 姜立国连连点头,“也是这么个道理。” “而且潮流这东西,也是人力可控制的。”姜娟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更好的想法。 “爸,你找哥琢磨琢磨这件事,我得回工作室忙了。” 姜娟吃完饭匆匆跑回工作室,她迫不及待的要把新想法告诉大家。 “杰西卡!班长!花花们!”姜娟拍着桌子把他们都叫过来。 “怎么了怎么了?”彭盼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生怕出什么披露。 姜娟先是看了一眼杰西卡,又向戴红花他们看过去,“我们在国外的时候看过关于时尚潮流的各种新闻消息 。” “但国内关于时尚没有任何的导向,全凭人人模仿,为什么我们不去引领这个潮流呢?” 姜娟显得很激动,这个板块完全还是一片蓝海,都没有什么人踏足其中。 “撰写时尚稿?”杰西卡皱着眉头不敢轻易苟同,彭盼则是把问题的核心问出来了。 “做衣服我们行,但是写稿子,谁行?” 写写小作文,他们这群大学生完全能够胜任,但是要吃这碗饭还得是专业的来。 他们工作室里能撰写时尚稿子的人,真没谁能行。 姜娟唔了两声,逐渐冷静下来,“撰写稿子的人选我倒是有一个,但是能不能胜任时尚服装这一块,我只能说待定了。” “那位记者同志?”戴红花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记者,他的笔力他必须得承认,没得说! 姜娟点点头,“记者同志天南海北都走过,各种底蕴丰厚,虽说没有深入涉及到服装这块,但他曾经也是写过有关于我做衣服的稿子。” “我想如果他能够担任主编一角的话,我们工作室的另外一个板块也能做起来。” “要知道与其让我们去跟随别人的潮流,还不如让我们去定义潮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