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第一关初选,晋级没那么难。 但是第二关却是不容易的,因为能进入第二关的不是美院学生,就是有绘画功底的人。 所以,对待第二副画,宁宁还挺上心的,一连着在家尝试了几个版本,最后才敲定下来。 恰逢刘淑珍喊她出去帮忙穿针线,她就随手把画卷起来放在抽屉,。 等刘淑珍那边的事情解决完了,她这才进屋,拿好了东西,打算去安州市。 她一走,顾家又安静了下去。 “这几天,宁宁在忙什么?”赵桂花没忍住问道,宁宁几天不理她,她有些不太习惯。 刘淑珍纳鞋底的手一顿,慢吞吞道,“在画画,说参加什么比赛。” 刘春花一听,嗤笑一声嘲讽,“瞎折腾,咱们穷人家的孩子,还学什么画画?” 赵桂花也觉得是这个理儿,他们老顾家祖祖辈辈都是地里面刨食的,不像周家能供出一个美院的大学生来。 对于宁宁去参加什么画画比赛,她也有些不赞成。 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在家多复习下功课,多喂喂鸡好。 倒是顾瑶,在听完眼里先是闪过一丝嫉妒,接着又得意地勾了勾唇,越发觉得自己先前的动作是正确的。 他们口中被讨论的宁宁,坐车去了纺织厂高中,一进大门,就发现郑老师他们在等她。 同时等她的还有当时那些美院学生,大家齐刷刷的看着她。 因为,初选的结果出来了,顾宁的秋收图果然入选了,而且入选的分数超级高。 所以,当宁宁这个当事人一出现,立马被围住了,“灯火同志,你的第二幅画准备好了吗?” 一看到他们的反应,宁宁就知道第一关过了,她笑着点头,把画给递给郑老师。 郑老师激动的接了过来,特别期待灯火的新画作。 只是一打开,他眉头一皱,“这——” “怎么了?”宁宁偏头看了过来,在看到画上被乌漆嘛黑的涂鸦,掩盖了本来的画的内容。 宁宁的脸色骤然冷了下来,“抱歉,被家里的小孩儿不小心给糟蹋了。”顿了顿,她说,“不如这样吧,我在现场作一副画,在交给您,” 郑老师自然不会不答应的。 于是,宁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继续画画,这种事情一回生二回熟,次数多了也就没什么了,她很快就沉静在作画当中。 另外一边,纺织厂高中的曾校长正在,接待自己的同学戚庆渊,他们都是这所学校原先的安老校长的学生。 后来曾魏斌留在学校继任老校长的学校,教书育人。 而戚庆渊则在画画领域摸爬滚打,四十年过去,两人都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一届大佬,但是见面后,却仿佛又回到四十多年前,恰同学少年的光景,风华正茂。 曾校长和戚大师两人围绕学校参观,感慨万分,两人刚好走到校门口这里。 戚庆渊注意到那横幅,不由得一愣,“学校也在收画稿啊?” 曾校长还没回答。 郑老师刚好就看见了,他狠狠地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后,忙不迭的跑了过去,态度恭敬,“戚先生,您怎么来了?” 这位是他当初入门时,曾经点拨他过一句话的国画泰斗戚大师。 二十年过去了,自己已经成了美院的老师,而戚大师早已经成为了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戚庆渊偏瘦,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精神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