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是朱祁镇密旨中的心腹成员,能得知部分内容,还是京师守卫战中执掌军权,得到了靖远伯王骥跟宁阳侯陈懋的拉拢。 要知道文官集团的崛起,武将勋戚并不是毫无反应,他们同样意识到朝中局势变化,迫切需要一批新贵来平衡朝政势力,毫无疑问武清伯石亨就是目前最亮的一颗将星。 曾经武清伯石亨是站在王骥他们一边,同样对沉忆辰没有什么好感,并且更效忠于明英宗朱祁镇。 但是随着景泰帝朱祁玉的器重,加官晋爵红极一时,又与沉忆辰在辽东战场上并肩作战,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他一些观念,这才愿意告知背后的缘由。 “就算太上皇对下官恨之入骨,可这与福建山东卫所将士有何关系,他们都乃忠义之士。” 沉忆辰苦笑一声,果然有些东西是瞒不住的。不过话说回来,当他拒绝朱祁镇回京的那一刻起,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忠君还是忠社稷,沉忆辰做出了跟于谦一样的选择。 “如果太上皇想要早日回京的话,谁会成为他最大的阻碍?” 石亨没有直面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官至中枢大员这个级别,如果连这个答桉都不知道的话,那只能证明不适合混官场,迟早得被人吃的骨头都不剩下。 “想要除掉这个最大障碍,首先得剪去羽翼。另外太上皇密旨中,据说还有一份恭迎回京的大臣名单,我猜想靖远伯跟宁阳侯应该名列其中。” “他们麾下的南征军将士,定然会与沉督宪你率领的驰援军,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 话说到这份上,石亨认为自己算是对得起,与沉忆辰在战场上的交情了。 至于后续该如何应对,已经远远超过了他这个伯爵的掌控范围。自古以来陷入皇家站队中,要么就是一飞冲天,要么就是身败名裂,没有绝对的实力最好别掺和进去。 目前的石亨,还没滋生出卷入权力斗争,掌控朝堂内外的野心。 “下官谢武清伯相告。” 沉忆辰拱手道了声谢,不过石亨却摆了摆手道:“沉督宪母需客气,以你的聪明才智,到了京师也能查探到背后缘由,本伯举手之劳罢了。” 互相客气几句后,沉忆辰就不再多言。说起来也是讽刺,朱祁玉对自己都还没有完全信任,靠着利益交换来行事,没想到却被忠于朱祁镇的勋戚大臣们,视为了景泰帝一脉的心腹党羽。 看来此次回京,并不是想象中得胜班师回朝,更像是多事之秋。 数个时辰之后,回朝大军来到了安定门前,京师守卫战中损坏的城墙已经修复完毕,可各种暗红色的斑块告诉着世人,这里曾经有过一场怎样的血战。 此刻安定门墙头旌旗招展,城门内外站满了无数迎接沉忆辰的将士跟京师民众。对于普通士兵跟寻常百姓而言,他们不懂什么宫廷争斗,皇权斗争。 他们只知道在京师最为难的时刻,是沉忆辰率领着大军力挽狂澜稳住了局势,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沉督宪,万胜!” 不知是谁首先喊出了这么一声,紧接着无数安定门的军民们呼喊着同样的话语,阵阵声浪直冲云霄,破开了京师天空上尔虞我诈的阴云密布! 望着这一张张热烈振奋的脸庞,沉忆辰心中的阴霾此刻也仿佛被一扫而空。 管他娘的什么背主求荣、乱臣贼子,公道自在人心! 此刻安定门城墙角楼上,右都御史杨善望着眼前这一幕,脸色阴沉无比。 其实原本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