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皇位都已经给他了,连让我们母子相见都不允,真是欺人太甚!” 孙太后按捺不住心中愤怒,当即怒喝了一声,经历过午门登闻鼓事件之后,她其实已经认清楚了许多现实,明白想要朱祁玉交还皇位不可能。 甚至愿意再退一步,放弃一切权力交换自己儿子安然回宫,母子俩不再过问前朝事务,只求能颐养天年便可。 但是朱祁玉的后续种种行为,让孙太后感受到属于帝王那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独权,哪怕退位的太上皇,依然是皇权最大的威胁。 如今看来,朱祁作的忌惮已经到了临界点,越过这条线就是皇儿的死期! “郭敬,哀家之前嘱咐的让你交好武清候石亨,这件事情办的如何了?” 孙太后没有了垂帘听政的权力,就意味着身居后宫彻底无法用任何正当理由会见朝臣,于是乎只能另辟蹊径,命令宫中太监跟自己娘家会昌伯一脉去代理。 郭敬是最早传达太上皇要回京,并且明确表示效忠的十二监掌印太监,在孙太后这里信任度仅次于司设监掌印曹吉祥。 她在得知朱祁镇关外遇刺的消息之后,就让郭敬去示好武清候石亨,以求掌控京师三大营中,兵马最多的五军营势力。这样就算昌平侯杨洪死心塌地效忠朱祁玉,依靠着五军营、神机营再加上御马监掌控的亲军四卫,三千营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历史上南宫之变,也正是靠着曹吉祥、石亨、杨能等人联手,掌控京师的军权,让得知大势已去的于谦没有做出任何动作。 石亨,就是改变权力平衡的那份最大筹码! “奴婢无能,武清候他一直敷衍了事,不愿意表露心迹。” 说罢郭敬就慌忙的跪了下去,向孙太后请罪。 对于郭敬的示好无果,孙太后并没有大动肝火,相反流露出一副在意料之中的模样。 她本想着郭敬跟石亨两人,当初一同镇守大同府,有着一些同僚情份好说话。结果却遗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阳和之战惨败后,石亨独自一骑逃亡回来,问罪过程中曾对郭敬十分不满。 认为镇守太监郭敬贪污受贿,倒卖军械让瓦刺部装备精良,才最终导致了明军四万将士战死阳和,并非是自己指挥不利! 郭敬当初差点没把石亨给坑死,现在他去示好,没当场给一巴掌打出来,已经是看在孙太后的面子了。 “哀家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对于孙太后这般平静,郭敬反倒是有些意外,不过能逃过一劫,他赶紧叩谢道:“谢太后恕罪,奴婢告退。” 直至郭敬的身影退出慈宁宫的宫门,孙太后这才朝着身边一个小太监说道:“你去把曹吉祥给哀家叫来。” “是,太后。” 小太监自然不敢过多询问,领命后就赶忙朝着司设监跑去。 既然郭敬无法示好石亨,那么就换一个人去试试,曹吉祥早年在征讨麓川中担任过监军,后续正统九年讨伐兀良哈三卫,同样担任过督军一职,从北线的大同府进发,与石亨也有过一段交情。 除此之外,孙太后还想到了一件事情能打动石亨,那便是论功行赏的朝会上,石亨一番好意被于谦给当众羞辱,后续两人转为交恶。 石亨虽然掌管着五军营,但在兵部尚书于谦的节制之下,就不想着能位居其上? 人终究是有弱点的,就看能不能发现这个弱点,恰好孙太后在这方面很擅长。 紫禁城中的暗流涌动,暂时还影响不到天下大势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