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的眼线,要么被太上皇朱祁镇给拔除,要么就是被收服! “臣宁阳侯陈懋,恭迎陛下回宫!” 这次陈懋没有再用上皇的称呼,而是用了皇帝专属的“陛下”二字。伴随着他的跪下拜见,身后蒙古鞑官们同样齐刷刷的跪倒一片,连带着值守南宫的十几名禁军,也向朱祁镇选择了臣服。 望着眼前跪倒一片的士卒,明英宗朱祁镇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统治感,这才是皇帝应该有的权威跟尊卑,自己终于不再是那个阶下囚! 南宫的异变还未传递到紫禁城奉天殿这边,沉忆辰嘱托完卞和拿着兵部侍郎牙牌作为信物,前往京郊大营调兵之后,又急匆匆的返回宫内继续上早朝。 等到沉忆辰来到奉天殿的时候,满朝文武已经参拜完毕,准备开始启奏议政。这时候身居高位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内阁大臣可以站在皇帝左手前排位置,意味着沉忆辰要当着众人面,穿过一众官员来到自己的站位,想要不引人注目都难。 看到沉忆辰居然迟到了,景泰帝朱祁玉脸上有些意外,不过语气依旧平澹问道:“沉卿,早朝为何迟到?” “臣遗落东西在了府中,于是回头命人去取错过了早朝时间,还请陛下恕罪。” “原来如此,那便罚俸一月吧。” 朱祁玉很云澹风轻的做出处罚,原因在于历朝历代对于早朝迟到并不罕见,特别是明朝的早朝时间离谱,往往凌晨三四点官员就得起床赶往紫禁城。 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反人类的早朝时间跟频率,无论官员还是皇帝都难以接受,干脆上朝时间就越来越少,直至几个奇葩皇帝上位之后,几十年没上几次朝的事情都发生过。 “谢陛下。” 沉忆辰叩谢皇帝之后,就站在左侧阁臣的位置。 朝会商议八件政事的规矩,从正统朝延续到了景泰朝,前面基本上是关于各地民生的奏章。比如北方赈灾效果,春耕有没有拖延,还有就是河道得提前修缮,防止春夏交际暴雨来临后出现洪涝灾害。 关于河道修缮这件事情上,漕运总兵官还特地上疏提及了工部侍郎徐有贞,说他上任之后趁着冬季枯水期,在去年末寒冷跟粮荒的双重困难下,依旧完成了对于数百里河堤的疏浚跟加固。 这等实干能臣,请求朝廷予以嘉奖! 这封奏章出来,让奉天殿的很多人脸上神情有些不自然,要知道徐有贞改名之前在京师官场,那就是一个任人耻笑的对象,皆把他视为懦夫跟贪利小人。 后来能担任工部侍郎,完全是沉忆辰凭借一己之力说服大九卿通过廷推,没人会真的把一个满嘴说着天象玄学的家伙当回事。 结果万万没想到,徐有贞在治水上面还真发挥了才能,让人刮目相看。 莫非沉忆辰除了本身的治世只能,还有识人之明? 对于漕运总兵官的这封奏章,景泰帝朱祁玉显得很高兴,毕竟这是即位大半年来面对各种天灾人祸,目前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之一。 于是乎大手一挥,命人拟旨夸赞工部侍郎徐有贞,还嘉奖了纹银五十两,绸缎两匹。 不过接下来引发的争议,又陷入了以往朝会的喧嚣节奏中,那便是沉忆辰跟户部尚书金廉,共同上疏开海禁、设海关、收海税的奏章。 开海禁一事之所以在明朝出现反复拉扯难以通过,直至明穆宗时期才不得不顺势而为隆庆开关,除了倭寇袭扰跟祖宗之法不可变这两条外,最大的阻力还是来源于江南地主官绅利益集团。 原因在于禁海这东西,只能禁止最为底层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