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两人是最熟惯的,这会儿却竟生出些慌乱来,仿似丑媳妇见公婆一般。 她强耐着心下的羞窘,急忙向王熙凤道:“奶奶,是来旺婶儿。” 王熙凤这才睁开眼睛,强撑着起身笑道:“哎呦~我还当是谁呢——快坐、快坐,平儿,还不给你婶子上茶。” 平儿忙命小丫鬟送了绣敦来,又亲自捧了茶奉上。 徐氏道了谢,捧着那茶碗笑道:“若知道奶奶正在养精蓄神,我就不过来讨饶了。” “你跟我闹这虚的作甚?” 王熙凤看看门口,又压着嗓子道:“昨儿倒亏了顺哥儿出头,不然咱们府上怕就要改朝换代了。” “奶奶说的哪里话。” 徐氏忙道:“这里里外外哪里少的了您?” 顿了顿,又道:“其实我这时候过来,也是因为顺哥儿。” 因为焦顺来的? 王熙凤心下一紧,暗道这顺哥儿莫非又后悔了,不想把扇子卖给大老爷? 这般想着,忍不住目视平儿这中间人。 却见平儿侍立在徐氏身侧低眉顺眼的,竟是比往日面对自己时还要恭敬些。 正纳闷呢,又听徐氏道:“顺哥儿早上见下了雪,就想着衙门里的蓑衣还有些积货,虽有些小瑕疵却并不残破,赐给朝廷命官自然不成,但拿来赏人倒是极合适,便自掏腰包买了五十件孝敬府上。” 原本因为焦顺只肯让出一柄扇骨,王熙凤颇觉得不太满意,此时听他竟肯自掏腰包孝敬,立时便又改了观感。 忙问东西现在何处。 听说已经送到了院里,她又命人取了两件细瞧,见果是朝廷发放的款式,不由咋舌道:“也亏得是他在杂工所主政,若在外面要买这工部精编的玩意儿,怕没个四五两银子都未必能拿得下呢。” 当即下令将其中二十件收入库中,另外三十件专选了府里有头有脸,又自来亲近忠诚的发放。 一时惹得府里人人称赞,倒又把李纨管家时的好处,统统抛在了脑后。 到了下午,又有闲言碎语传开,说是焦大爷监工两日诸事皆宜,偏刚交卸了差事就下起了大雪,足见他是有个运道、能镇住场面的。 两下里一映衬,焦顺在府上的名头,倒又无形间高了个台阶。 至于李纨也是刚刚交卸差事云云,却竟没几个人记得了。 ………… 因是正日子。 焦顺午闲时便命栓柱就近买了报纸来,对应着衙门里的内参邸报,了解些朝政要闻、市井民生。 内参上最重要的消息,自是东南境外的相关军情;新京报这些民报上的头条,却是忠顺王与南安王争风吃醋,为个小戏子豪掷千金。 这所谓的小戏子,该不会就是那四处送汗巾的蒋玉菡吧? 焦顺随意扫了两眼,便没怎么关注了——似这等事儿,也没有他插手的余地。 倒是那内参邸报上,关于西南战事的现状,以及乌西人最新的动向上,颇列出了一些干货。 按照上面的说法,朝廷远征军为了确保补给线,不得不分兵回防茜香国,如此一来守成有余,再想进取却难了。 且将士们水土不服的情况,也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万幸是在冬季里,情况还不算严重。 可若是拖到明年开春,乃至立夏之后,却怕会出现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