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投射和机动部队,带来的结果就是对后勤的依赖逐步在增强。 并且往往越是强悍的军队,越是如此。 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小股部队或许还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机动”,成建制的军团则必须沿着道路一个补给点一个补给点的前进,宛若在棋盘上的棋子。 这一点在较为贫瘠,地形崎岖的艾登公国尤其明显;拥有两万名士兵,且装备了大量火炮和骑兵的帝国远征军,更是必须遵守这一战争规则,否则他们的骑兵和炮兵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战力,甚至不如同等数量的步兵。 在这一前提下,除非帝国远征军敢抛下引以为傲的骑兵和炮兵,否则他们的的行军路线其实是可以被预测的。 而且米斯特军团一战虽然是瀚土输了,但输也有输的优势——打赢战斗的帝国需要清理战场,需要收编俘虏和追逐溃散的逃兵,需要整顿了建立较为稳定的补给线。 即便要尽可能的高估,克洛德预计这也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足够瀚土军团完成调度了。 为了确保自己的计划万无一失,克洛德·弗朗索瓦做了两手准备。 如果远征军驰援或者回防登巅塔要塞,那么就由艾登大公的边境军团堵住他们的退路,自己则率领瀚土军团主力稳稳压上,等到安森·巴赫赶来跟自己汇合,来一场彻底的围歼。 而如果他们没有回防,选择继续发起进攻,自己就转进——没错是转进,不是撤退——至荒石堡一代,死死拖住远征军的攻势,打一场防守反击战。 这里是周围唯一的补给点,提供并且保存了瀚土“三十万大军”一半以上的后勤供应;如果帝国远征军想要击败瀚土军团,就必须拿下这里;反过来说只要守住荒石堡,哪怕明知戒备森严,帝国远征军也必须向这里发起进攻。 无论哪一种,控制着交通线的自己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无论帝国远征军再怎么闪转腾挪,都逃不出自己的掌心。 看着战局正一点一点的向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克洛德·弗朗索瓦也愈发的自信起来。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和他一样的自信。 ………………………… 卡林迪亚港,灯塔宫。 一身灰色军大衣,头戴军帽的安森面色阴沉在风暴师军营内笔直向前,察觉到副司令似乎心情太好的哨兵们纷纷浑身一震,标准的军姿仿佛是路两侧排列有序的旗杆。 尽管待遇丰厚,但风暴师对士兵的各项要求和训练强度并不比南部军团主力逊色,甚至和克洛维正规军也相差无几。 毕竟坐拥索菲娅·弗朗茨小姐这位大股东——当然,现在是两大股东了——自安森以下所有军官通通都是货真价实的打工人,他这个“项目经理”根本不需要像其它征召兵团那样,还要和一群“小股东”们互相扯皮,推诿责任。 除了还需要为投资人的收益以及“员工们”的福利考虑,安森这个“征召军团副司令”,其实已经和正经的步兵师师长没什么区别了。 更直白的说其实只要不造反,或者光明正大的违抗陆军和枢密院的命令,靠着从鹰角城至今所有战斗竖立起来的权威,安森基本可以做到在风暴师内部说一不二。 至于外部…除非陆军把自己连通整个指挥部通通换掉,否则只是增派一个副手之类的,安森也有充足的信心将对方变成一个摆设,或者干脆把对方也变成自己人。 敲开法比安的房门,正在处理文件的掷弹兵团团长立刻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视线从容不迫的迎向副司令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