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的大军通行。 堂堂瀚土最强大的两个公国之一艾登,难道连个路都修不好吗? 面对除了艾登军团之外联军所有士兵外加军官团的集体抱怨,勒诺只能依靠自己的记忆,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从盐渍村能够直接抵达荒石堡的“捷径”,并且表示最快三天,他们就能和克洛德·弗朗索瓦汇合。 今天是他们出发之后的第四天,联军眼前所见到的依旧是熟悉的崇山峻岭,距离能看见荒石堡要塞依旧遥遥无期。 然后这位艾登继承人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他是用之前的印象做依据来计算时间的,完全没考虑到两三千人和上万人规模的行军将产生多么巨大的差别。 那些既没有规划更不存在维护,沿途更不存在可靠水源和固定补给站的山林小径,勉强承载几千人的行军或许还可以;但对一支将近两万人的半编军团,就是一场货真价实的灾难! 所有的问题再次绕回到了老问题上——整个瀚土从上到下,毫无大规模军团行军和作战的经验! 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他们很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和敌人,做出和事实截然相反的判断;经常性的发现自己无法发挥出“真正的实力”,而敌人的行动总是能“出乎预料”。 非常不客气的说,虽然和瀚土的合作关系更“紧密”一些,但如果非要选,安森宁可给路德维希·弗朗茨少将打下手,也不愿意和另一只瀚土军团“并肩作战”。 哪怕拥有了“三十万大军”,瀚土人对战争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几千人,一两个步兵师规模的战斗当中。 而即便在雷鸣堡只有四五千征召兵团的时候,路德维希对“战场”的理解也从未局限于眼前的小小要塞。 远在西南的战场地图,同样会出现在他的桌上;克洛维强大的铁路体系,被他当做最强有力的后勤支撑。 在这场决定瀚土命运与归属的战争当中,瀚土“落后”的地方,从来就不仅仅是武器和训练士兵的方法…或者说武器和军队编制的问题,只是其它所有问题的局限体现而已。 真正“落后”的地方,是从上到下各方面的无差别碾压,是弱国在强国面前根本无法靠“勇气”和“决心”去跨越和弥补的“鸿沟”。 …………………… “那…就是我们和他们真正的分别!”抖动着花白胡须的卡斯帕·赫瑞德大声怒吼道。 在他面前,用金色流苏镶边的鸢尾花军旗迎风招展;两千帝国远征军的线列步兵们已经在阵地上完成了集结。 从高空向下俯瞰,那单薄的阵线在棕色、灰色与绿色混杂的大地上,宛若一道横在道路中央,细细的“蓝线”。 远处,正在行军的瀚土军团已经注意到了挡在他们前面的这道“小小的”阻碍,开始逐渐放慢行军速度,同时有条不紊的向两翼展开阵线,以无比密集的阵型向帝国远征军缓缓靠近。 瀚土军团的行军速度并不快,也绝对称不上“秩序井然”…但在绝对碾压级的兵力面前,这道细长的蓝线,看上去就真的像只是一道需要被跨过去的线而已。 “是我们,缔造了秩序世界最初的文明;是我们,建立了团结全世界的国家,是我们…给这个世界带来秩序、繁荣…还有希望!” “帝国…就是一切,一切…皆属于帝国!” “我们给过克洛维人加入我们的机会,我们曾经劝说瀚土人,只要他们不和帝国作对,就无需担心灭亡,我们用最宽大的胸怀,将文明赠予这些落后,不开花地区的人民,祝愿他们能走上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