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青壮在煤矿工作,但凡矿场不是那么黑心,能够赚到的工钱,不仅能让一家子生存下去,甚至还能有部分积蓄。 还有津门港修建,同样吸纳了数以十万计的青壮劳力。 几年之内吸纳了这么多的青壮劳力,对于北地的影响相当巨大,甚至可以说定海神针都不为过。 大潜虽然还处于鼎盛时期,可土地兼并情况已经开始比较严重了。 承平百年导致人口暴增,粮食生产却还是维持原状,人口压力带来的各种状况已经开始出现苗头。 虽说在这期间,不管是朝堂还是地方,都经历过血腥残酷的大洗牌,可倒下家族留下的田地,并没有落到寻常百姓手里,而是集中在少数权贵和豪强手中。 资源的过度集中,不管是对于大乾帝国,还是寻常百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那些掌握了大量资源的顶级权贵,可不会管寻常百姓的死活,更不可能主动给他们提供生存所需的工作和物资。 若是皇室失去了武力威慑,那大乾就和正常历史上的晚明差不多了,士绅集团掌握了朝堂权柄,皇帝都只能当摆设。 土地兼并,资源集中的情况将达到一个疯狂程度,至于百姓死活,国家是否会崩溃就不在考虑范围了。 特别是粮食物资,不狠狠的将百姓手里最后一滴油水榨干净,他们都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至于拿出来帮助朝廷度过难关,赈济救灾之类的,哪凉快哪待着去。 粮食物资的越发集中,还有人口膨胀带来的矛盾,能叫大乾迅速由盛转衰。 ,,没有工业化带来的大量就业岗位,想要安置越来越多的人口相当困难。 直到有一天,大乾的粮食出产已经不能支撑庞大的人口数量,或者说集中的粮食物资,拿出来的不足以供应庞大的人口需求,就要出大事。 改天换地,再造乾坤都不是没有可能! 贾蓉的狐仙,强有力的缓解了这样的根本矛盾。 挖煤制作蜂窝煤,此时已经成为了大乾的主要燃料来源,是生活中的刚需。 大量青壮劳力投入煤炭行业,缓解了粮食和膨胀人口之间的矛盾冲突。 毕竟,宁府也属于顶级权贵中的一员,手里掌握的粮食物资相当惊人,养活数万人和其背后家庭不成问题。 关键是受到影响的开国勋贵家族,以及内务府有样学样,能够让更多的青壮劳力有工可上,能够依靠出卖劳力养活全家。 把持在开国勋贵集团,以及内务府手里的海量粮食,也能通过雇工的方式流入千万百姓家庭,达到最大的性价比。 这还只是贾蓉能够影响到的势力,那些影响不到的势力那,招募的劳力数量只会更多。 要知道,煤矿可不止晋省才有! 这时候,就显示出当初内务府开头,树立标杆的好处来了。 不受贾蓉影响的煤矿,可能在工钱待遇方面有所苛刻,但绝对不会做得太过,除非一点都不要面子了。 就是如此,刚刚因为旱灾出现的流民,其中大部分很快就被招募一空,对京城的影响并不大。 说句难听的,单单依靠权贵家族搭建的粥棚,就能够让剩下的流民饿不死,当然也别指望能够吃饱肚子。 经过了之前的寒灾和雪灾,凡是有心在城外搭建粥棚的权贵家族都吸取了经验教训。 这次在城外施粥,基本都在学宁府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