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站着的蒜公公满面苦笑之色,见到韩佑来了,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肿么了这是。” 韩佑嬉皮笑脸的走向满面不爽的周老八面前:“谁惹陛下了。” 周老八歇着眼睛说道:“入宫作甚。” “那我走。”韩佑直接掉头就走。 老八连忙跳下书案:“急什么,朕又不是因为你,是因国事。” 韩佑转过身,自顾自的坐在了台阶上:“我能帮上忙吗?” “诶呦。”老八咧嘴乐了:“能啊。” “跟钱有关吗。” 周老八试探性的问道:“可以…有关吗?” “不可以。” “那朕就用不上你了。” 韩佑:“…” 老八坐在了韩佑旁边,没好气的说道:“将吏部上的折子给韩佑看看。” 文武刚要去取,韩佑没耐心的说道:“你直接说就完事了,那些折子我看的眼晕。” “吏部上…不,是赵泰上了折子,下朝后将折子给了文武,呈到朕的御案上,还记得北边关贪墨粮饷之事吧。” “记得啊,怎么了。” “赵泰说南边关也有此事,要朕彻查。” “什么?!” 韩佑面色大惊:“南边关的粮饷也被贪墨了?” “倒也不是。” 韩佑不明所以:“既然没贪,赵泰上折子干什么?” “也不是未贪。” “那到底是贪了还是没贪?” “贪了,只是贪的你情我愿,南边军未有怨言,南地世家也未吸食南军骨血。” 韩佑越听越迷糊:“那是什么意思?” “历年来,朝廷发放粮饷,运送至南地,到不了南关,一担粮也到不了南关。” 韩佑大惊失色:“卧槽,全贪了?” “听朕说完,南地与北地不同,北地世家贪得无厌,南地那些世家,以赵家为首的诸多世家,从未贪过南军粮饷,南地富裕是其一,其二是赵家等世家知晓,若是南军有失,南关被破,南地定是尸横遍野,这并非是世家愿看到的场景,正是因此,南地世家在前朝秋冬两季时,不惜拿出私粮运送至南关赠予边军。” 韩佑挠了挠下巴:“这不是好事吗,是好事吧?” “私粮赠予朝廷官军,自然不是好事,可若朕不是皇帝,倒是觉得这是好事,正是因南地世家不贪墨边军粮饷,待朝廷粮饷到了南地时,当地官府与世家接手,放于各大粮仓之中,一旦南军需要便调集人马迅速运去,调过去的还是新粮,如若是秋冬两季,天寒地冻,加上世家动用自家私户,可节省至少两成米面,甚至在前朝时南军粮饷欠发,那些世家竟私自筹措交于南军。” “这么仗义吗?” 韩佑终于听明白了,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 同样是运粮,朝廷将粮饷运到北地,各地官府,各地世家,一层接着一层的揩油,真正到了北边关的时候,至少少了一半,其他全被报“损耗”了。 再看南地,南地富裕,世家也有钱,根本不占这种便宜,非但不贪墨,反而还自掏腰包。 先出粮仓,将朝廷运送过来的也就是多余的粮存起来,送去一部分,剩下的保管好,一旦南边军需要就第一时间送去,送的还是新粮,将朝廷送来的陈粮自己发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