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面色严肃起来,同时不自觉地坐正身子。
皇太后本名秦安真,品貌双全,当年的颍都第一才女,十五岁时嫁给先皇宏丰帝,立为皇后成为贤良淑德的一国之母,因着对国政事物见解独到,所以自打成婚后便辅佐宏丰皇帝处理朝中大事,当时名望颇高,与宏丰皇帝并称二圣。
可这样一个博学多才的女子,却因成婚三载无所出而受到百官弹劾,秦父秦母为保秦家国母国丈之位,送了秦安真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秦唯良进宫,御封惠贵妃,一年后产下一名男婴,即现在的明帝。
随后几年,宏丰皇帝陆陆续续充盈后宫,子嗣也逐渐多起来。
而秦安真也因为在家国政事上显露的手段和针砭时弊的政策触及世家大族的利益,被重臣世家联合抵制,宏丰皇帝迫不得已收回她辅政之权,令其全心全意处理后宫事物、照顾皇嗣。
宏丰皇帝病逝后,新帝继位尊秦安真为母后皇太后,秦唯良为圣母皇太后,后人以大秦后与小秦后区分。
而这时恰好内忧外患,外有新楼、玄火虎视眈眈,内有世家氏族对辅政元老之位争得头破血流,而这时又逢天灾人祸、江河干涸颗粒无收,明帝继位之日起,就受天下人指责咒骂。
万不得已之下,大秦后与小秦后亲自出面助新帝一臂之力。小秦后于朝政之上算不得精通,因此更多时候起到开导关心明帝的作用。
而大秦后自上而下全部抓起来,世家冗官到军中虚职,从天下万民到江河堤口、再或春播农忙,再到对外用兵出战、兵法取道都经手处理,最终由她力挽狂澜,收整山河。
当百官猜测大秦后将掌权不放或将架空明帝时,她竟退居后宫不问世事,一心一意养花种草。之后不久,小秦后薨逝,明帝政绩越发突出,前朝后宫对大秦后的传闻才渐渐减少,直至现在几乎不再提起这位伟大的女子。
程慧瑾一边说起,一边露出怀念敬佩的神情,“当年你母亲入宫,没少得皇太后教导,在废除和亲政策上面,她们俩都觉得该早日行动。”
她顿了一下,有些惋惜地说:“只是可惜,一个不在了,一个年老了。”
目光越过中间的桌子,落在冷明烛身上。对方双目泛光,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程慧瑾知道,她大概会接下这桩两位皇后都未曾做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