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三日后。 到了农历十二月,便是年关了。 若在以往,此时的梁安城必定是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然而,今年的气候却是极为反常。 自初雪节后,断断续续下了几场大雪,大多时日里都是艳阳天。 这日,一大早,楚宁又得知一个消息。 东平王李昌河在得知夜宴刺杀一案后,立即上书祈罪,显得是诚惶诚恐。 并再三强调,自己作为李氏族人,绝不会觊觎皇位。 或许是觉得不够真诚,东平王又接连派遣使者入京,请求皇上罢黜他的藩王称号,自愿降为庶民。 至于皇帝对此怎么想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这三日里,楚宁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铜雀楼里,根本不管不问任何朝堂上的事,只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制作面包上。 赵发财受楚宁嘱托,已经找来了一个做炊饼的大师傅,此人名叫崔小七,说他是大师傅倒不是因为年龄大,而是技术牛。 在这京都里,但凡提到做炊饼的无一不首推这崔小七,听说先帝还曾吃过他做的炊饼,对他的手艺也是大加赞赏。 由此,崔小七不免也是颇为自豪,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已然享有京都炊饼大师的声誉。 可直到三日前,赵发财找到他,提到一种叫面包的炊饼,又按照楚宁说的将这面包炊饼的特点和简单制作流程说了一遍。 当时,崔小七就是眉头紧皱,心下有了计议。 随后崔小七便来到了铜雀楼,这三日里,当他听了楚宁说起好些从没听过的各式炊饼之后,简直是惊为天人。 尤其是那什么慕斯炊饼、乳酪炊饼、巧克力炊饼、冰淇淋炊饼…… 全然是崔小七从未听过的。 这一番聊下来,崔小七犹如醍醐灌顶,惊为天人。 尤其是还有一种用面包做成的,叫做生日蛋糕的东西,真是让他平生第一次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炊饼大师,崔小七突然又觉得人生有了追求,想要突破自己。 于是,崔小七便在铜雀楼后院里亲自搭建炤台,楚宁做起了技术顾问,两人就这样相互配合,一起摸索,开始了面包的制作。 可一连做了十几锅,烤出来的东西要么是夹生的,要么就糊过了。 再或者就是根本不泡,死板板的。 但崔小七不亏是炊饼大师,秉承‘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历经多番失败后,终于做出了第一锅面包炊饼。 这一天,楚宁终于在另一世里,吃到了那个久违而熟悉的味道。 酥香柔软、甜蜜浓香…… 真是怀念啊! 一时间,楚宁竟有些眼眶红润。 崔小七见状,自然不明白楚宁这番举动,还以为他是因为念及自己做出面包的感动呢! 随后楚宁又叫来铜雀楼的店员伙计,一起品尝一番,原本还以为他们会不习惯这个口味。 可谁知,每个人吃了都是神情飞扬,赞不绝口。 崔小七也是喜极而泣,终于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这人活着,总得有点追求啊! 只可惜现在面包的产量不高,也就够来铜雀楼吃饭的客人做成小甜品品尝的。 要想上市售卖,还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