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津津减轻了工作难度,几乎不需要润色,只需回去把录音整理成文字即可。
余津津猜,大约是报社大老板给天青集团的接班人树立一个积极健康的形象,天青集团会随便拿出一个旗下业务给报社赞助赞助。
Win-win的事情。
她知道自己是给上面人跑腿的工具人,索然无味中,不小心打了个无声的哈欠。
边柏青看了余津津一眼,她忙指尖遮住嘴,幸好陈主任没发现,她低下头,赶紧看采访提纲进行到了哪里。
有人敲门,边柏青提高音调:“进。”
这声音很职业,很疏远。
有了对比,余津津这才发现,边柏青采访时的声音是趋于一点点温和的,虽然不多。
秘书:“边总,时间差不多了。您该见区委······”
边柏青一抬手,表知道,秘书退了出去。
呵,这傲慢的谱子。
陈主任已经屁股离开沙发,催余津津:
“还有什么没问到的吗?边总很忙的!咱不耽误事儿了!”
余津津摇头,一只耳钉甩了出去。
她吃惊地望了眼地板。宽大的地砖像没个尽头,她的耳钉过于渺小,没看到。
陈主任催着走,谄媚和边柏青道别:
“边总,采访稿出来后,我立刻叫小余拿给您过目。小余,稿子什么时候能出来?”
余津津忙收回寻耳钉的眼神,支吾:“哦,尽快。”
陈主任伸手,要和边柏青道别。
边柏青客气一握,很快抽出手。
余津津不好在姓边的办公室找一只不值钱的耳钉,抓起包,跟着陈主任走了一步,才想起道别。
“边总,拜拜。”
边柏青忽然伸手:“余记者,再见。”
余津津忙匆匆一握。不知道为什么,没敢看他。
可能手心比想象中的暖,可能怕抬头看到自己只戴着一只耳钉,不协调,像怠慢。
上班一个月了,都是被小余、大美女、小仙女叫着,第一次被叫职业称谓,余津津关门时,下意识、有点讶异地回了下头。
边柏青站在那扇巨幅玻璃窗前,目送。
春天早上的阳光很好,从边柏青身后射来,看不清他的眼神,也许,他只是站着,并不目送。
所以,余津津才不会自作多情。
陈主任去车场开报社的车,对着那辆库里南转了好几圈,感慨:
“小余,你说人要是依着比较,一天都没办法活!咱们一辈子不吃不喝不停写,也不能开上这样的车!”
余津津安慰陈主任:
“开车的是司机。哪个有钱人也不亲自开车。陈主任,回程我来开,您是领导,稳稳在后面坐着。”
陈主任被拍了马屁,很受用,哈哈笑:
“小余,你在英国开车是右驾吧?”
余津津要了钥匙,拉开车门:“我驾照是国产的。”
此次采访其实很顺利。
连陈主任也被余津津安排到了后座,终于不用坐在副驾,被他伺机不停侧过脸瞄着。
回工位,那帮女同事立刻围过来,她们消息都比余津津灵通:
“边柏青真的像传闻中那么年轻?”
“他真的有一米九?帅不帅?”
“我姑夫在工商,说和他吃过饭,又帅又礼数周到。他有未婚妻吗?”
“小仙女,他姓边的对你有没有霸道总裁的表示?”
······
怎么?边柏青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