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怎么都会好好听。 “一个是不吃太饱,没错,怹那样还没吃太饱。”说着马智明自己都乐了,“老头是太能吃了,再则按点睡觉,早睡早起。 还有多活动。 住院那会儿,老头每天都坚持走一千步,在走廊上来回的走。 最主要的一条是心态好。 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你给怹定什么罪他也睡得着觉,给怹当什么职位,大红花戴着,怹也那样。 如果晚上九点钟不演出,准睡觉,不管谁来。 但我的心态就稍微差点,我当时跟着老头身边一个劲想着,我早晚还得回台上去。” “我这样想,老头是没什么想法了。那时候怹都六十,说甭打这主意啊,将来咱都得埋在这,认投了。 而那时候我有个习惯,我经常跟怹说,您多久回市里?不甘心在这。 怹立刻纠正我,那不叫回市里,那叫去市里。回说明你是那的人,你现在是这的,叫去天津不是回天津。 说相声的,有时候在字眼上爱较真。 不过当时跟老头在一块儿,要是有一录音机,哪怕一破录音机呢?我就美了。 可惜没有,连电都没有。 一礼拜就来一次电,水也很困难。 所以我们俩人闷得慌的时候就聊相声。 老头说当年啊我在小梨园说哪段,当时观众是什么层次,遇见什么非常事件。 我跟张庆森也好,跟这个耿宝林也好。怹各种举例子,都是临场的经验。 ……” 回想当年事情,马智明说的开心,可能在当时非常难受和心酸。 因为刚下去那会儿,一但开会他们会被点名的针对,到后来时间久了,人家懒得理你了,爷俩才轻松下来。 现在则全变成了一种值得回忆的点点滴滴。 而要说起来当年事情,哪怕马三笠在剧场也有受气闹矛盾的时候,好在有伸把手的。 有次马老爷子说完相声,一路就有一人跟着,跟着全程不说话。 直到马老爷子回家进门了,那个人才离开。 跟了好几天,老爷子终于怕了才问他到底要干嘛,最后一问,发现是怕有人欺负他,所以一路跟着。 那年代总是能碰上各种各样的人,挺让演员觉得好。 不过这是后台演员聊天,今天已经到场的观众比他们还要热闹,气氛和声音十分杂乱,乱哄哄的,哪怕上了年纪的人话语都不少。 “行啊!德芸这徒弟还能干这样的场子,三门报!” “一直听说鼓曲弄得挺火,不知道年轻人能唱成什么样。” “只是有点奇怪,马智明都来给一个孩子助演?他可不怎么参加活动。” “害,马智明都捧着齐云成好多次了,看看是不是真好,要是真好,那倒是不足为怪,早年他还去过郭得刚的场子。” 上了年纪的人,压根不是坐下来好好欣赏演出节目,一直带着凑热闹看情况的想法。 但不存在什么找茬,这年头要找茬,指定会被轰出去,可不是0几年治安不好的时候。 无非瞧瞧这么一个场子,瞧瞧今天的主角能演到什么程度。 毕竟齐云成他们不是没听说,他在德芸里面把鼓曲带出了好多次热度。 算是一种另类的捧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