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 晋州,神山县。 房俊干巴巴的哭丧了一阵。 转身走了几步,将先前那小吏卖的吃食,拎了起来,然后递给那抱着孩子的村妇: “嫂子,这吃的,拿去给乡亲们分了吧。” “这……” 村妇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唐百姓淳朴,也很执拗…该是自己的东西,谁都不能抢,不是自己的,分文不沾。 “您就别推辞了。” 房子哭丧着脸说:“那吏员心系百姓,在九泉之下,也会同意将这吃的分与大家的。” 心系百姓? 那么刚才那酷吏在干什么? 百骑们面色古怪,心想房二郎这张嘴啊…怪不得,花魁娘子对他痴迷不已。 呵呵!什么喜欢诗词。 那些都是借口而已,诗诗姑娘就是喜欢,房二郎的头发,扎她的大腿。 嗯,一定是这样的。 这时,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走过来,自然而然的结过篮子,对房俊恭敬的道谢: “多谢房二郎。” 说完,掏出饼子,塞给村妇,小声道:“还愣着作甚,有驸马为我等做主,谁敢说出个不是?” 村妇这才接过来。 然后将饼子给了自家孩子。 四五岁的幼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早就饿的两眼发慌,迅速狼吞虎咽起来。 “瞧把孩子给饿的。” 房俊摸了摸娃娃的脑袋。 他看出村妇的紧张,笑眯眯的问道:“孩子现在开始换牙了吗?” 这唠家常般的问话。 让村妇顿时松了一口气。 “还没呢。”她叹了口气:“也苦了这孩子了,咱们这闹瘟疫,吃食跟不上,到现在一颗牙没换呢。” 闻言。 房俊眼睛深处闪过一丝寒芒。 他脸上依然挂着笑容,随口说道:“嫂子放心,以后会好的……朝廷,不是有赈灾的粮食吗?” “什么?朝廷还有赈灾粮?” 村民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啊!看来我记错了。” 房俊一拍脑门,岔开话题道:“诸位,河东道已经解闭,咱们可以像往常一样自有出入,若是还有人设障阻拦,你们可去县衙申诉。” 他这么一说。 马上有村民高声问道:“驸马爷,我们若是被挡在村里,又如何去县衙告状?” 房俊笑着回答:“当然是闯出去。” “啊这…衙门把我们抓起来怎么办?” “放心,衙门只会处罚那些私自阻拦你们的家伙。” 房俊笑着说道:“以前我不敢说,从今天开始,他们必须那么办。” 说完。 他和村民们告别,转身离去。 百骑们也跟了上去,在村民们的目送中,十几人朝着拴马的林子里走去。 穿至山林中。 小吏和泼皮们的的尸体,赫然躺了一地,每人脸上带着恐惧的表情,浑身上下伤口只有一道。 “二郎,要不要埋了他们?” 有百骑在后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