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为母则刚。 她知道这个时候若是不吭声,她即便死了也无济于事,反倒是要将游游推给娘家人,给他们增加负担。.. 乐游心里给她点了个赞,不枉她一直这么引导。 李氏瞪圆了眼睛。 说是礼金,实际上就是两袋红薯外加半袋白面。 在当时,就这点东西谁家都不会将闺女嫁过去的,也只有逃难而来指望这点东西续命的人家才会愿意。 而抚恤金有多少,足足三两银子! 能买多少白面红薯,李氏是傻了才会以此为交换,别说三两银子,给出去半两都是剜她的心。 感受到周围意味深长的目光,李氏知道不妙,两眼往上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其实乐游本没想过要回抚恤金的,没有明文规定,至少他们现在要不回来,现在只要能安生离开这里,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周慧儿见状站起身,抱起游游,难得语气硬一次,“娘好生歇息,抚恤金的时候我们往后再来要。” 能不能要的回且不说,至少李氏不敢在拿聘礼的事情找上她娘家。 随着周慧儿的离开,周围的人也跟着散了。 一大一小走在坑坑洼洼的村道上,均沉默不语。 周慧儿是茫然无措。 乐游则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想着今后如何生活。 这古代农村不讲究文书那一套,摆过酒席就算成亲,离开了就是同李家断了。 至于周家,据她所知,周家的状况也不太好。 因为是逃难过来的,艰难的在隔壁村落户,求爷爷告奶奶得了一片荒地,开荒两年颗粒无收,险些将一家人饿死。 周慧儿上边还有三个兄长,老大老二都已经成家,每家的孩子都比乐游要大,每年收成的粮食根本不够这一大家子每日吃上一顿饱饭的。 这种情况下,她们即便回去,恐怕也很难被接纳。 周慧儿一步一叹气,漫无目的地走着,居然就走到隔壁村子来了。 两个村子紧挨着,距离不远,走上一炷香的功夫就到了。 看着近在咫尺的木门,周慧儿胆怯了,拉着乐游往回走,看着漫漫来路,走了两步又停下来。 正巧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男子拎着铲子出来了。 男子二十出头,个子很高,却消瘦的很,脸颊深陷,精神倒是不错。 男子一眼便看到站在不远处的母女二人,脸上露出惊诧之色。 “慧儿?游游?” 周慧儿听到声音,回首看到男子,两行清泪便流下来。 乐游脆生生喊道:“小舅舅!” 周海笑着应了一声,上前将乐游抱起来,“你们回来也不知会一声,好让大嫂二嫂做饭。” 周慧儿自从嫁到李家就没怎么回来过,一个是李氏不给银钱买礼物,一个是周慧儿不想给娘家增加负担。